膠袋稅|擬增至$1 最快今年底實施 免費「平頭袋」擬取消

撰文:孔繁栩
出版:更新:

環境諮詢委員會今日(16日)舉行會議,討論「優化塑膠購物袋收費計劃」及「管制即棄塑膠計劃」。環保署建議將現時5毫子膠袋收費增加一倍至1元,並取消現時對冰凍或冷凍食品,以及已被非氣密包裝完全包裹食品的豁免安排。
環境諮詢委員會主席黃遠輝認為,提高公眾意識遠比加價重要,「唔係1蚊入唔入肉嘅問題」,他又發現市民取用超市「平頭袋」情況普遍,甚至比取用購物膠袋更嚴重,希望新措施可以減少膠袋棄置量20%至25%,「笠咗平頭袋,水珠都係會走出嚟,實際上無作用,不如用個保鮮袋,笠晒入去返去再清洗」。他又關注商場免費派發雨遮套,認為有需要取消豁免。

雞蛋有盒不獲豁免 買蛋撻仍可免膠袋費

環保署助理署長(廢物管理政策) 李可期表示,現時膠袋5毫子徵費已沿用多年,認為有需要檢視,澳門早年已調升至1元,「5毫子不可同日而喻。」就限制交易時索取一個免費膠袋,她指部份商品本身有盛載物,如藍梅、雞蛋已經有盒,但如蛋撻只有一張紙托,就會獲得豁免。署方會採取先訂立後審議,預計下個月交立法會審議,盼今年年底實施。

環境諮詢委員會主席黃遠輝指,現時市民會自備購物袋買餸,但盛載急凍品的「平頭袋」使用量更多。(孔繁栩攝)

黃遠輝:徵費非要做到滴水不漏

環境諮詢委員會主席黃遠輝認為,減少膠袋應從教育着手多於加價升幅,「1蚊入唔入肉?2蚊又入唔入肉?一家人買3個飯盒,係可以拎3個膠袋,但如果一個袋可以裝得晒,咪用一個膠袋囉。」他又強調,「徵費唔係要做到滴水不漏,收費有幾肉痛,反而係公眾教育,環保係每個人責任,就算無法例,都可以自己規管。」

據環保署數字顯示,現時本港每年棄置約40億個膠袋,不少委員質疑,膠袋徵費後數字不跌反升,認為政府應製訂「關鍵職效指標」(KPI),預計每年減幅,而非每10年加5毫子。

環保署副署長(減廢及特別職務) 陸嘉健認同,應透過公眾教育減少使用膠袋,「錢唔係問題,係想市民明白膠袋有價,每掉一個膠袋,係要100年先分解,呢個就係代價。」他重申,署方一直有製訂KPI,但疫情下膠袋棄置量意料之外,會再作檢討。

陸嘉健又提到,明白市民購買冰鮮食品會出「倒汗水」,但認為這是購物習慣,宜自備購物袋盛載,他不同意因食品「黐𥹉𥹉」就要用膠袋,強調這是生產商包裝責任,希望公眾理解。

另外,環保署助理署長(減廢及回收) 方健華表示,近年即棄餐具棄置量有上升趨勢,2020年塑膠餐具棄置226公噸,比2019年上升三成,估計與疫情下與市民經常買外賣有關。

黃遠輝倡雨遮套都要交膠袋稅

黃遠輝在會議結束後會見傳媒,他指如果加費後未有明顯效果,政府不排除再加價,但重申長遠應教育公眾有環保意識。他指現時市民會自備購物袋買餸,但盛載急凍品的「平頭袋」使用量更多,期望落實新措施後,能在一年內減少20%至25%膠袋量,「笠咗平頭袋,水珠都係會走出嚟,實際上無作用,不如用個保鮮袋,笠晒入去返去再清洗。」他又關注商場免費派發雨遮套,認同有需要取消豁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