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下企業加速轉型 科技券申請去年5108宗 創科署望年中完成審批
政府近年銳意發展創新科技,計劃打造本港成為創新科技中心,每年向創科撥款的開支亦節節上升。創新及科技署近日公布2021年回顧及未來展望,當中「創新及科技基金」去年支出約40億元,相較2017年高出3倍。此外,由於疫情加速企業的數碼轉型,以致「科技券」的撥款申請高出創科署的預期,因此於去年6月已委託香港生產力促進局擔任「科技券」的秘書處,以加快處理申請,預料今年中可完成大部分去年累積的申請。
▼2021年《施政報告》發展新界北▼
創科基金支出創新高 較2017年高約3倍
提到本港創科發展,便不得不提政府近年資金的投入。由創科署負責的「創新及科技基金」營運17個資助計劃,涵蓋5個範疇,包括支持研發、推動科技應用、培育創科人才、支援科技初創企業及培養創科文化。創科署公布,去年收到逾1.13萬個申請,相較2017年約3,000個申請高3.8倍。而去年近9,000個申請獲批,相較2017年1,500個申請獲批高約6倍。至於去年支出方面為約40億元,相較2017年13.3億元高約3倍,即撥款數字再創新高。
疫下網上營商最受企業歡迎
疫情爆發後,不少企業均推出在家工作的措施,避免員工感染的風險。惟當中涉及科技相關的技術,企業需數碼轉型才可繼續營運,因此當局於2020年在「防疫抗疫基金」下推出「遙距營商計劃」。創科署透露,已有25,744個申請獲批,當中佔95%為中小企,總資助額約17億元,最受歡迎為網上營商,其次為網上客戶服務和推廣,以及客戶數碼體驗升級。
惟「遙距營商計劃」申請期已完結,創科署建議企業可申請涵蓋層面更闊的「科技券」,同樣可透過科技服務和方案,支援本地企業轉型並提升生產力。創科署指,去年5,108個申請中,已批出近3,800宗申請,涉及約6億元,為2017年約577宗申請的19倍。
去年委託香港生產力促進局幫助處理撥款申請
不過創科署署長潘婷婷坦言,初時預料「科技券」申請數目約3,000個,最後結果超乎預期,因此人手不足以處理,已於去年6月委託香港生產力促進局擔任「科技券」的秘書處。她亦指,相關申請不能快速撥款,因「審計處同埋ICAC會睇住我哋啲程序」,同時企業申請過程中須補充資料,準備亦需一定時間。她指,去年的申請仍在處理中,預料今年中可處理大部分累積的申請。
除了向有需要的企業撥款外,創科署亦投放資金鼓勵企業「再工業化」。去年底政府《施政報告》便提到,將於新界西北87公頃的土地興建港深創新及科技園,以及興建創科的相關設施,包括醫療用品製造中心、先進製造業中心、微電子中心等。因此創科署過去亦向企業提供「投資研發現金回贈計劃」及「再工業化資助計劃」,前者於過去5年已逾750間公司獲批現金回贈,金額約6.4億元。
企業廠房搬回本港︰「香港製造」是賣點
潘婷婷透露,不少企業均反映「香港製造」是不錯的賣點,因此在資金的鼓勵下,願意將生產鏈從內地搬回香港,當中包括製作出前一丁的日清食品。她亦指,成功的申請例子不乏食品加工製造,認為符合香港「美食天堂」的美譽。如雞蛋仔專門店「香港街食」的負責人,便因懷孕的妻子深夜突然希望一嚐雞蛋仔,於是研發自動化雞蛋仔生產機,並成功開拓本地及海外市場。「喺外國食雞蛋仔都要成8鎊,計返港幣都成80幾蚊,唔平㗎。」
▼2021.11.26 工業邨正式改名創新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