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9成深莞中資企業拒用港產科技 礙港成灣區創科中心
政府近年銳意發展創新科技,計劃打造香港成為創新科技中心。不過,香港大學今日(18日)發表一項調查顯示,逾九成大灣區高科技企業,寧採用大灣區內地城市的服務和創新科技,而不願採用香港的服務和技術,聘用港人意願亦不高。
港大研究團隊指,內地企業對香港認知不足、香港人手成本較高以及港人不願到大灣區內地城市工作,成為阻礙香港發展創科中心一大主因。團隊建議,政府鼓勵港資及人才北人,並改善兩地簽證制度,與內地商討如「港人港稅」等措施。
港大跨學科團隊於去年1月至今年5月,在珠三角開展高新科技企業問卷調查和訪談,在東莞和深圳訪問約363間生物醫藥及智能裝備相關的中資、港資和外資。
擁4間世界百大大學 港大:香港高新科技實有明顯優勢
港大城市規劃與設計系城市研究與城市規劃中心葉嘉安講座教授表示,本港傳統四大支柱產業,僅剩下金融服務業、專業及生產性服務業,仍保持競爭優勢,但其實,香港高新科技亦有明顯優勢,主要集中於生物醫療及智能裝備科技,由於本擁4間世界排名前100的大學、16間國家重點實驗室,水平遠高於大灣區。
內地企業寧用大灣區內地城市服務及科技
葉嘉安續指,雖然香港某些高科技的領域處於領先地位,但香港工業式微已久,缺少商品化的途徑,須借助大灣區發揮創科中心的角色。惟研究結果顯示,逾九成的內地企業寧願採用大灣區的服務及創新科技,而不願採用香港的服務和技術,亦不願聘用港人工作。
香港技術、服務及人才成本高 內地企業卻步
葉嘉安解釋,由於兩地的鴻溝巨大,以致內地企業對香港認知不足,港人亦不願到內地就業,而香港的技術、服務、人才的成本較高,亦成為內地卻步的一大主因,阻礙兩地合作的機會。
▼政府2021年3月舉辦「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招聘博覽」▼
倡政府鼓勵港企以內地城市作「前台」 以香港作「後室」融入大灣區
因此葉建議,政府可鼓勵香港生產性服務業及港商,到大灣區建立分公司,抓住內地日益增長的市場需求,以及加強兩地的聯繫,形成「前台後室」取代過去「前店後廠」的合作模式。
此外,大灣區商人和科研人員來港須申請簽證,兩地往來不便,以致降低他們到港交流的意欲,因此應利用智慧科技提供快速的網上電子簽證。
建議港府與內地商討「港人港稅」 吸引港人北上工作
港大地理系講座教授林初昇及港大經濟學院博士謝予指,政府亦應提供誘因,例如推出更多大灣區實習計劃。由於兩地的住屋、社保、稅制等不同,政府應與內地商討如「港人港稅」等開創性措施,吸引港人北上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