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旬翁疑拔錯喉亡 法醫指老翁心臟已非常弱 加重負荷令病情惡化
83歲老翁於2016年,於瑪麗醫院深切治療部,坐著被拔除導管後,疑出現血管空氣栓塞後亡。死因今(9日)續就事件作研訊,有份為老翁急救的醫生稱,他初時與其他醫生一樣,認為因老翁直立姿勢被拔喉致空氣栓塞,再引致心臟停頓。但他經一夜反思,認為還有其他可能,如迷走神經反應、心肌梗塞及肺部靜脈栓塞等,均可引致心臟停頓。法醫亦指,老翁本身心臟已非常弱,差不多整條大動脈都有問題,若突然要他加重心臟負荷泵出氣泡,會加速其病情惡化。
死者祁枝(終年83歲),於2016年5月27日,因心肌梗塞入住瑪麗醫院深切治療部。期間有護士在祁坐立時拔除導管,病人之後出現血管空氣栓塞,心臟一度停頓3至5分鐘,3日後死亡。
拔喉後數分鐘出現心率減慢及血壓下跌
瑪麗醫院深切治療部醫生魏振威供稱,祁轉入深切治療部翌日早上10時15分,遭護士何諾晞在坐立時拔除頸部的血液透析導管,數分鐘後出現心率減慢及血壓下跌,其後心臟更一度停頓,急救後成功回復心跳。院方之後為祁照心臟超聲波,顯示右心房有顯影,可能造成原因分別為空氣栓塞、心臟功能差,及由急救靜脈點滴或藥物引起。醫生隨即在祁頸部放置一個新導管,意圖將心臟的空氣抽出,但失敗。
反思一夜覺有其他可能性
魏於翌日下午會見家屬交代病情,指祁當時能跟隨如開眼等簡單指令,但須持續用氣管喉通氣,且在心電圖發現另一個心肌梗塞情況,腎功能亦沒有好轉跡象。早前為祁急救時,劉利山醫生即時診斷為空氣栓塞,魏當時亦有同樣的想法,惟他同日晚上經過反思後,認爲仍有其他可能性,包括迷走神經反應、心肌梗塞及肺部靜脈栓塞。但他不記得翌日早上交更時,有否將其診斷向知楊抗醫生,因為他認為心臟停頓的原因不影響治療,而交更的目的是繼續病人的治療。
空氣栓塞非常罕見
魏解釋他後來之所以改變想法,因空氣栓塞是非常罕見的情況,他事前不曾遇見過。當日他在急救途中得知祁是坐著被拔喉,且在短時間內心臟停頓,第一反應便是空氣栓塞。他強調並未減低空氣栓塞的可能性,而是認為仍有其他可能性。
解剖時未見右心室有氣泡
法醫馬宣立隨後出庭作供,指祁的死因為本身冠狀動脈退化和硬化,與急性心肌梗塞。對於死因是否與坐著拔除導管有關,馬稱解剖時並未見有右心室有氣泡。馬進一步解釋指,祁的氣泡應在右邊心臟,故若心臟血液能泵得很大力,是足以將氣泡推至移動,甚至「越推越細」。加上,祁當時非即時死亡,而是經過一段時間的急救及治療,故有機會在事後解剖未能發現氣泡。
突要大力泵血會加重心臟負荷
馬續指,解剖未能確認祁死前有空氣栓塞,但若接納醫方的臨床診斷,由於祁本身心臟已非常弱,其差不多整條大動脈都有問題,冠狀脈亦分別有6成至8成的堵塞,突然要其心臟大力泵血推動氣泡,會加重心臟負荷,令其原本已受損的心臟更嚴重,加速其病情惡化。
案件編號:CCDI-303/2016(LW)
其他證人的供詞。(詳看下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