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3哀歌】要做二百字閱讀理解 學者:有小學嫌小一新生識字少

【K3哀歌】要做二百字閱讀理解 學者:有小學嫌小一新生識字少
撰文:何敬淘
出版:更新:

從小養成閱讀習慣,大概沒人異議,但如果從K3開始做閱讀理解練習,又會否嚇怕小朋友?有家長在網上群組發布,指自己就讀學劵資助幼稚園的K3級女兒要做逾百字的閱讀理解工作紙,批評難度太深。而面對愈來愈大的功課壓力,家長形容女兒在K2本來乖乖做功課,但K3變到不時發脾氣:「要寫好多字,媽媽,可唔可以唔做?」
記者將相關功課交給兩名幼教學者分析,他們認為閱讀理解練習難度太深,不屬於幼兒程度。當中浸會大學持續教育學院幼兒教育及基礎教育部總監李南玉提到,不少幼稚園K3級功課過深,是受到小學的壓力:「有幼稚園校長說過,有家長在畢業後到幼稚園投訴,指小學老師嫌她兒子識字少」。

家長伍女士提供3張女兒的工作紙,當中一份有一篇閱讀理解(中),篇章字數逾200字。(伍女士提供)
家長伍女士提供3張女兒的工作紙,當中一份有一篇閱讀理解(中),篇章字數逾200字。(伍女士提供)

家長伍女士在網上群組發布一份女兒的閱讀理解工作紙,文章的總字數(連標點符號計)為236字,學生需作答7條題目。記者聯絡伍女士,再由她提供其他中文功課,包括一張要學生填上12生肖,和一張要學生寫4個祝賀語和3句擴充句子的練習。

伍女士表示,女兒的功課量由9月升上K3開始大幅增加,不時都要抄寫生字,每個詞語要寫十數次,還有不同的工作紙練習。「她不時都做到發脾氣,問我可不可以不做。」伍女士曾向幼稚園反映,但功課量始終未有改善。

家長若可提供資料 教育局會跟進

教育局表示在「幼稚園應做和不應做的事項」文件中,已明確指出幼稚園課程不應偏重某些範疇和只顧及知識的傳授。教育局強調小學才是科目學習的起點,幼稚園應着重培育幼兒學習興趣,掌握生活所需技能及養成良好生活習慣,並建立正面價值觀和積極態度,令他們輕鬆地作好升讀小學的準備。 

教育局又表示,就今次報道的個案,若家長能提供該校的資料,本局會繼續跟進。 

學者分析:題目考學生摘錄詞語、文法概念 不簡單

教育大學幼兒教育學系副系主任林俊彬看過三份工作紙,對於閱讀理解,他認為屬於幼教界較少的正規學習(formal learning),要求學生在文中摘錄合適的詞語,以至抄寫下來,兩樣都有難度;而擴張句子是考核學生文法概念,對幼童不無挑戰。林俊彬認為:「幼稚園的功課應該有趣味,學生覺得愉快和有用,讓他們喜歡學習和做功課。」他不反對以功課形式協助K3生銜接小一,但功課要和幼兒生活有關:「許多小朋友都喜歡學習,例如自己那區的地鐵站站名,即使好多筆劃,他們都想學,因為他們想告訴別人自己住在哪兒。」

學者:銜接小一要讓他們喜歡學習

對於不少幼稚園以「提早學習」來協助銜接,林俊彬則另有看法:「幫小朋友銜接不是要他們提前學懂小一的課程,而是讓他們知道小學的學習環境,知道平日要做功課,不明白的話可以舉手問老師。讓他們喜歡學習,永遠比學習課程內容來得更重要。」

浸會大學持續教育學院幼兒教育及基礎教育部總監李南玉認為在功課問題上,家長與校方應坦誠交流雙方的難處。(資料圖片)

幼稚園壓力來自小學

浸會大學持續教育學院幼兒教育及基礎教育部總監李南玉亦認同該份閱讀理解太難,提醒家長和學生不需要催谷幼兒學習許多詞彙,「兒童的學習能力很高,最重要是避免他們有負面的學習經歷,怕他們將負面經歷帶到日後學習階段。」

不過,李南玉指不少前線幼稚園校長受到小學相當的壓力:「有家長在畢業後到幼稚園投訴,指小學老師嫌她兒子識字少」,她期望教育局在課程上做好幼小銜接,「小學不要教得太深,給小一生足夠時間適應,對幼稚園來說相當重要」。

李南玉又認為,遇上功課難度太深,家長可以詢問校方,到底預期家長在功課上要給予多少支援,校方應讓家長知道如何協助。李南玉指在功課問題上,家長與校方應坦誠討論:「不做齊功課會給予小朋友一個壞訊息,強行做齊也不是好事,因為老師或會有錯覺,以為小朋友掌握到,不利調節課程。」

正在加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