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醫生|認可院校名單10人註冊委員會制定 考慮語言及國際排名
政府本周將向立法會提交《2021年醫生註冊(修訂)條例草案》,讓符合特定條件的非本地培訓港人醫生,可在港取得正式註冊資格,毋須通過執業資格試。政府將成立「特別註冊委員會」,共有10名成員制訂獲承認的醫學資格名單,考慮條件包括教學語言及醫學院國際排名等。
委員會成員包括衞生署署長、醫院管理局行政總裁、醫務委員會主席、香港大學及中文大學醫學院院長,另有4名成員由行政長官委任。食衞局局長陳肇始稱,現階段會盡快成立特別註冊委員會,並期望委員會在1年內完成制定名單的工作。每3年檢討認可院校名單一次。
相關新聞:免試引入海外醫生 須符4大條件 服務公營醫療綑綁最少5年
▼政府修例免試引入海外醫生以紓緩人手短缺▼
特別註冊委員會成員包括衛生署署長或其代表、醫管局行政總裁或其代表、香港醫務委員會主席、香港醫學專科學院主席、港大及中大醫學院院長;另外行政長官會委任不多於4名成員, 其中3名須為醫委會成員;餘下1人是「其他人士」,無說明是來自哪些界別。陳肇始說,由特首委任的4人沒有指定的人選或範疇,不過委員會已有不少醫學界人物 ,她認為加入可表達社會意見的人選會較合適。而委員會主席將由行政長官在上述委員委任。
委員會決定不會存在政治考量
陳肇始說,委員會須以獨立、客觀及高透明度的方法制定醫學資格名單,考慮條件包括教學語言、課程內容、醫學院國際排名,以及其他適合的因素等等。她稱,本港醫療系統工作如寫牌板、藥名等多用英文,故教學語言是制訂名單的其中一個考慮。她指委員會的決定不會存在政治考量,「政府無特別話需要加咩地區或國家,由委員會處理。」至於何謂「其他適合的因素」?陳解釋政府未有既有想法,只是希望為委員會提供彈性考慮。
期望在1年內完成制訂名單
陳肇始稱,現階段會盡快成立特別註冊委員會,相信制定名單討論需時,希望盡快展開工作,期望在1年內完成。而政府暫時未決定名單包括多少間院校,陳肇始稱不希望有多於100間學校。
名單會交給醫生註冊主任(即衞生署署長),以法律公告方式刊憲公告,並在每3年檢討一次。陳強調,委員會工作主要是制定機制及醫學資格名單,不會審核任何海外申請,而有關申請是由僱主審核。至於具體操作方式是投票或其他方法,陳肇始稱,「相信佢哋會有智慧睇點樣處理,佢哋好多都係醫學界領導人士。」
食衞局:醫委會不能否決符條件醫生註冊
食衞局發言人強調,特別註冊設下多重關卡,聘請海外醫生的公營機構會挑選合適的醫生,在批出正式註冊前,亦不單看醫生在職表現,會同時檢視醫生在臨床和專業上是否符合本身所需水平。而獲聘的海外醫生不只對病人負責,也需對主管、團隊負責,醫管局醫生也需出席研討會增進知識,學習分析死亡個案等。
發言人表示,幾間公營機構有能力、經驗去做評核,例如醫管局有醫生未能通過評核,也不能升職。現時負責審核醫生註冊的醫委會能否有最終否決權?發言人稱,如一個醫生符合條件,醫委會不能任意否決註冊申請。
發言人又指,受聘的海外醫生不需連續5年於同一機構工作,被問到若兩間機構評價不一,會如何決定他能否有正式註冊,發言人解釋說:「唔可以佢有4年做一間,1年做另一間,最後嗰間話佢得就得。」
或委任非醫生入委員會作平衡
對於特別註冊委員會的成員無一由選舉產生,發言人稱,6名指定委員都有醫學背景,醫管局和衞生署是潛在僱主,兩間醫學院了解海外課程設計,醫學專科學院能判斷專科認受問題,醫委會負責醫學道德,形容6人各有所長。發言人續指,由於醫生人手是否足夠會影響公眾利益,因此委任非醫生入委員會也屬合適,「另外4人係平衡返,睇下加咩聲音可以照顧整體社會」,強調由特首委任的人只有4名,非佔大多數,不影響到制訂名單的專業判斷。
當中由特首委任的3名醫委會委員,是如何挑選、是否都是業外委員,發言人均無回應。而由特首委任的1名非醫委會人士是甚麼身份,發言人就稱會是有聲望、公信力的人,希望令公眾有更大信心,相信名單可照顧到不同人士的意見。
至於委員會在制訂院校名單時,教學語言會是其中一個考慮因素,發言人認為香港醫生需使用英語專用詞彙,海外醫生若不懂英語,難相信可以滿足到委員會的要求,惟現時中國也有一些院校的課程以英語作主要教學語言。
院校名單會否只加不減?發言人稱,需視乎這些院校是否與本港兩間大學水平相若。如果有學生修讀海外課程期間,院校才被剔出名單,他又是否符合資格?發言人稱可以接納。
修例草案第14F(4)條指,食衞局局長如認為基於公眾利益而有此需要,可以向特別註冊委員會發出指令。被問到是否包括有權要求委員會認可某些院校,發言人強調,如果委員會建議了一個認可名單,便需刊憲,無人可以干預,包括局長;至於「指令」是指假如委員會不能給予一個明確的工作日程和時間表時,局長可以發出指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