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蹟辦缺人手、資源 保育學會批難助市民建立歸屬感

撰文:張嘉敏
出版:更新:

文物保育議題近年漸於社會討論,惟政策卻為人詬病,尤其於評級制度受質疑。文物保育學會批評,本港缺乏完善的文物保育政策,往往「見招拆招」。
他們指出,本港「死因」源於缺乏保育原因,導致無資源、缺人手,甚至將文物保育「斬件式」處理。學會指出,歷史建築反映城市特色,如新加坡正正將文物保育與旅遊、教育政策掛勾,目的為建立市民的歸屬感,亦帶動經濟,「如果拆晒文物,香港同深圳有咩分別?」

文物保育學會副會長陳柏慧(右)及張家榮,提到本港保育人才問題。(梁鵬威攝)

由主教山配水庫事件,談到港大殺建築保育學部,文物保育學會副會長陳柏慧及張家榮,最常提到的是保育人才問題,然而根據學會資料,古蹟辦現時只有不足5%的員工有文物保育相關的學歷,「做古蹟好需要經驗累積,唔係同一個規則可以應用係所有建築物。」

政府內部架構不利培訓人才

曾於古蹟辦內部工作的陳柏慧指,古蹟辦曾經聘請多名具文物保育相關學歷、來自建築測量等專業範疇的人士。不過,早年內部架構變動,改為從建築署調配人手到古蹟辦,變相不需要具備保育相關的經驗或學歷。再者,礙於政府人員需要互調部門,不利部門內部的人才培訓,亦令員工缺乏進修誘因,「如果部門重視經驗累積、傳遞會好好多。」

他們認為本港缺乏整全的保育政策。(梁鵬威攝)

政策欠缺明確目的

歷史建築保育於本港社會不時掀起風波,不過往往難以保持熱度。陳柏慧形容本港保育政策「見招拆招,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她認為問題源於本港保育缺乏明確目的,導致難以針對性投放人手、資源,甚至有一套整全的政策。

張家榮以新加坡為例,保育政策與推動文化旅遊、教育有連繫性,當中透過教育國民保護歷史建築,從而構建對國家的歸屬感;當地同時利用活化項目培訓人才。陳柏慧指,甚至近至澳門,亦根據地區需要及資源設立一套保育政策,如由政府出資維修、改建博物館等。反觀香港保育缺乏政策支持,難保持熱度,「有事就嘈,但嘈完一輪就會die down(淡化)」

港大突殺建築保育學部 學生憂前路未明、學歷受質疑:身份空白咗

透過保育推廣城市 助市民建認同感

他們認為,先要從政策入手,從而帶動部門架構變動及增配人手等;雖難以模仿外地保育政策,但相信透過文物發展旅遊、構建市民身份認同為通用政策方針。張家榮認為歷史建築反映一個城市文化,甚至有助建立市民的身份認同感,而本港政府不應對涉及殖民時期的建築物感避忌,「往往由文物反映出一個城市特色,亦都係part of identity(身份認同的一部分)。」張家榮以上海為例,指當地亦有殖民歷史,但政府未有抗拒,「應該變化為好事,去推廣城市...如果拆晒文物,香港同深圳有咩分別?」

戰後建築未獲評級制度保護

現時本港歷史建築評級制度集中於戰前建築,張家榮指事實上本港有不少戰後建築值得保留,卻未被評級制度保護,如於灣仔司徒拔道友邦大廈,與怡和大廈出自巴馬丹拿集團同一日藉設計師的手筆,其特別之處包括其內部停車場,但最後仍逃不過被拆的命運。

司徒拔道友邦大廈。(維基百科「Baycrest」圖片)

古蹟辦:按需要安排培訓 適時檢視人手

古蹟辦回覆查詢,指其主要工作為保育建築文物,參與的人員包括館長職系和專業職系人員,如建築師、測量師及工程師等。如有工作上的需要,政府會安排培訓,以更新所需專業知識。發展局會適時檢視古蹟辦的人手情況,並作適合安排。

古蹟辦指政府設有內部監察機制監察有關拆卸或改建法定古蹟、暫定古蹟、已獲評級的或建議評級的歷史建築的情況。在這個機制下,假如屋宇署、地政總署及規劃署在接獲申請或查詢,或部門人員在執行日常職務時,知悉可能會威脅由私人擁有的具考古研究價值的地點、古蹟及歷史建築,便會立即通報發展局文物保育專員辦事處和古蹟辦,以便與有關私人業主作出跟進,例如主動聯絡他們一同探討保育方案。

古蹟辦又指,認為應先妥善處理1950年前落成的建築物評級工作,亦會因應緩急情況處理1950年後的建築物評級,現時已為超過180項1950年後落成的建築物評級。

▼法定古蹟景賢里一度遭破壞▼

+5

▼深水埗主教山羅馬式建築蓄水池曝光▼

▼主教山配水庫內部結構圖片▼

+21

▼京士柏前油麻地配水庫內部結構圖片▼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