迴旋處難入難出車禍頻生 西貢去年意外最多 交通工程師細數原因

撰文:陳嘉慧
出版:更新:

談到迴旋處,駕駛者百般滋味在心頭,腦海即時閃過某次驚險或「燥底」的經歷。對乘客來說,迴旋處塞車亦是家常便飯。為何香港會有迴旋處?為何它易生意外,又常塞車?有何改善之策?《香港01》專訪交通工程師及道路研究愛好者,嘗試以交通規劃、城市發展、本港道路使用者教育等方面,解讀城中迴旋處。
(系列三之一)

迴旋處或許是道路上最難行的一段,因駕駛者在「multi-tasking(處理多重任務)」,即要轉彎、預備切線,又要注意避讓車輛。事實上,本港去年有260宗交通意外發生在迴旋處,平均每月超過20宗;迴旋處亦曾發生多次嚴重交通意外,釀人命傷亡。
交通工程師、道路安全研究小組主席鄺子憲指出,提高路口安全,本是迴旋處優點之一,惟若部分迴旋處過於複雜、行車線眾多,或在快速公路出口下坡路段連接等,車禍風險則會大增。

一年260宗迴旋處交通意外 月均21宗

運輸署及路政署數據顯示,現時全港共有330多個迴旋處,沙田、葵青和離島區有最多迴旋處,分別有39、35及31個。去年全港共錄得15,298宗交通意外,當中260宗發生在迴旋處(約佔所有交通意外的1.7%),平均每個月21宗。比較不同地區,西貢區的迴旋處交通意外最多,去年錄79宗,其次是觀塘和黃大仙,分別有44宗和30宗。

過往迴旋處亦曾發生嚴重交通意外,包括2008西貢南邊圍迴旋處旅遊巴翻側事故,釀19死43傷;2009年一架雙層巴士在尚德邨對開迴旋處意外翻側,致兩死33傷。

相關新聞:迴旋處=大塞車?道路研究社:錯在城市規劃 最適合這類地方用

兩迴旋處列交通黑點:荃青交匯處、荃錦交匯處

運輸處回覆查詢時指,現時本港有兩個迴旋處被列為交通意外黑點,分別為荃青交匯處(荃灣路),以及荃錦交匯處(德士古道北/蕙荃路)。而2020年第二季,全港共有49個交通黑點。

荃青交匯處(Google)

對於前者,鄺子憲解釋,該處屬於五號幹線公路的分層交匯處,連接5組道路,車流量多,且為三線行車迴旋處,非常繁忙;若車輛由荃灣路駛入迴旋處時需落斜,車速較快,司機剎車太遲易引發事故;迴旋處形狀並非正圓,駛入彎位稍緩路段時,部分車輛或會加速;而迴旋處沿中央島的視線被植物及橋墩遮擋,亦增加風險。

相關新聞:外圈定內圈?迴旋處指引不清 道路迷:如全港司機玩Black Magic

荃錦交匯處(Google)

至於荃錦交匯處,鄺指出,該處是九號幹線公路的分層交匯處的一部分,有6組連接道路;同時車流量多、且有三條行車線,非常繁忙。他說,兩個迴旋處都有先天上不理想的地方。但他強調,當評估一個迴旋處的設計與安全的關係時,還需統計車禍的主要位置和模式,看是隨機,還是有一定分佈或特徵,才可得出結論。

迴旋處本可提高路口安全

然而,鄺亦指出,迴旋處本身優點之一,是可顯著提高路口安全。他解釋,迴旋處的規則是迴旋車輛有優先通行權,同時所有車流的車速都降下來,而且事故以斜角的側面碰撞為主,車禍嚴重性一般較低。比較之下,他解釋,十字路口上有優先一方車速較快,一旦發生碰撞,又以90度直角碰撞為主,若撞到車門等較脆弱的部分,容易導致乘客嚴重受傷。

鄺子憲鄺說,迴旋處還有兩個重要的安全功能,不但能區分不同道路種類,促進駕駛者適應,而且可提供安全的掉頭方式。(資料圖片/鍾偉德攝)

鄺續說,迴旋處還有兩個重要的安全功能,不但能區分不同道路種類,促進駕駛者適應,而且可提供安全的掉頭方式。但他亦指出,若迴旋處過於複雜、行車線眾多及繁忙,又或在快速公路出口下坡路段連接,車禍風險則會較大。

交通燈、渦輪形迴旋處等值得研究

至於如何設置迴旋處才可確保安全?鄺指出,安全秘訣是以精細的幾何佈局,有效控制車輛進入迴旋區的速度,亦需配套合適的標誌,引導駕駛者安全通過。他續說,迴旋處的視線設計也是安全設計的要點,需要妥善提供,視線過多或不足均可產生問題。他又建議迴旋處應以正圓形設計,若為橢圓或不規則形狀,駕駛者較難掌握迴旋的安全車速,要避使用。

位於加拿大的渦輪形迴旋處(Google圖片)

鄺又介紹,為提升安全及減少擠塞,有些地方會在較大的迴旋處上加上交通燈,以控制車流,觀塘開源道的迴旋處亦在此例。他指,歐洲國家的迴旋處標準,鼓勵採緊密布局控制車速,而且盡可能採用單線行車,提高安全性。另外,荷蘭研發的渦輪形迴旋處,增加容量的同時,亦減少衝突處及加強安全,「這三種方式非常值得本港研究。」

行人、單車能否安全使用迴旋處?

細心觀察,香港的迴旋處上不會有行人的蹤影,行人要過路,大多只可繞道赴走行人天橋。鄺子憲解釋,本港一般的迴旋處交通流量大,行車線多不止一條,而且車速偏高,不適合設置行人過路處。若要滿足行人過路需要,他說,迴旋處可盡量採用單行車線、設置交通燈,或在過路處設置減速平台。他提到,若設置交通燈過路處,為避免車流倒灌,過路處往往偏離理想的行人路線,而大型及繁忙的迴旋處一般都只能選擇設置行人天橋或隧道。

大型及繁忙的迴旋處一般都只能選擇設置行人天橋或隧道。(資料圖片)

以往迴旋處曾發生不少單車意外,且往往帶來嚴重傷亡。鄺子憲說,騎單車者通過迴旋處時,要格外注意準備進入迴旋處的車輛,司機若不察覺在迴旋處行駛的單車,或不停車讓行。他續指,若迴旋處佈局容許車輛直線穿過,則危險性更大;而兩條或以上行車線的迴旋處車流較複雜,亦不適合騎單車者通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