偽冒香港郵政訊息套銀行資料騙財 郵政:不會要求市民網上繳費

撰文:林穎嫺
出版:更新:

近月再次出現香港郵政的假冒電郵及電訊,警方去年11月起至今,接獲逾120宗報案,受害人合共損失超過221萬港元。香港郵政總監(運作)胡柏堅今(11日)表示,今年1、2月的個案較多,至今已有回落,認為可能在當局加強宣傳下,相關騙案或已遏止。
他又強調,官方發出的短訊只會通知市民取件地點,並不會要求市民提供個人資料和在網上繳付款項,若市民收到可疑訊息,可向郵政或警方查詢。

香港郵政總監(運作)胡柏堅強調,官方發出的短訊亦只通知市民取件地點,並不會要求市民提供個人資料和在網上繳付金錢。(資料圖片/ 孔繁栩攝)

胡柏堅今早在港台節目《千禧年代》指,偽冒訊息一般會分為兩大類,包括郵件派遞不成功,要求提供收件地址,以及要求市民繳付關稅和派遞費用。他形容後者是最主要的偽冒訊息,市民最終會被連結到假冒網頁,要求市民填寫信用卡資料。

他表示,市民普遍看到須繳付的金額較細,僅十多元,便不虞有詐繳付訛稱的款項,騙徒便會有機可乘,以相關信用卡資料在外地購物,騙取市民的金錢。

+5

相關偽冒網站與香港郵政的網站設計十分相似,胡柏堅建議市民先留意網站域名,香港郵政官網的域名是「hongkongpost.hk」或「hongkongpost.gov.hk」,而官方所發出的電郵域名則是「@hkpo.gov.hk」,反之假冒的電郵則可能是以gmail或hotmail登記。

他續指,電郵亦會有郵件編號,假冒的編號無法在官網查詢,而偽冒網站設計亦相較粗疏,切換中英語言時通常都沒有反應。對於不諳電腦操作的長者,他建議可先致電郵政或警方查詢。

胡柏堅又指,官方發出的短訊亦只會通知市民取件地點,例如在智能櫃或郵局櫃位取件,並不會要求市民提供個人資料,和要求在網上繳付款項。

▼警方2018年「慎防交友陷阱」宣傳片截圖▼

+4

▼警方2020年1至10月科技罪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