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團3個月執4800公斤海洋垃圾 薯片糖果包裝按年升八成
環保團體舉行一年一度的「國際海岸清潔運動」,3個月間收集到超過4800公斤垃圾,垃圾重量較去年增加近一成,當中發泡膠碎片數量位列榜首,糖果、薯片等食物包裝數量,較去年大增近八成,重新上榜。環團解釋,近年香港節日氣氛濃厚,市民喜歡到沙灘慶祝,但遺下食物包裝,最終變成海洋垃圾,呼籲市民自己垃圾自己帶走。
環保促進會於今年9月至11月期間舉行,動員2600個義工在全港35個海岸地點,進行69次清潔活動,一共收集了18692件、超過4800公斤垃圾,數量雖與去年相約,但重量較去年多逾400公斤,增幅近一成。今年在捨獲的海洋垃圾中,發泡膠碎片、塑膠碎片及玻璃碎片,數量分別佔據首三位,數量佔總垃圾量三成。至於糖果、薯片等食物包裝紙,今年重回十大海洋垃圾排名榜,佔第7位,數量較去年增近80%。
環保促進會高級項目主任趙俊傑解釋,薯片、糖果等食物包裝的垃圾量上升,其中一個原因是香港節日氣氛濃厚,市民喜歡到沙灘慶祝,遺下食物包裝後變成海洋垃圾。另外生產商常常將食物獨立包裝,特別是麵包,蔬菜和生果類食品,這些包裝較輕、容易隨水流漂浮越洋到港。
2016年十大海洋垃圾 | ||
發泡膠片 | 6439件 | |
塑膠碎片 | 5129件 | |
玻璃碎片 | 4326件 | |
其他塑膠/發泡膠包裝 | 3970件 | |
飲品樽(膠) | 3805件 | |
瓶蓋(膠) | 3599件 | |
食物包裝紙(如糖果、薯片) | 2943件 | |
其他膠袋 | 2561件 | |
香煙/煙頭 | 2001件 | |
飲管、攪拌捧 | 1814件 |
趙俊傑又提到,近珠江口的地區,例如大嶼山,屯門和離島地海岸,出現較多越洋垃圾,而建築廢料則集中在屯門地區。最誇張的是見過搭棚用的竹竿,另有大型毛公仔,甚至一整個雪櫃出現在海岸,反映海洋垃圾問題嚴重。
促進會行政總幹事何蕙萍指,隨意傾倒建築廢料問題仍然嚴重,批評是因為回收再造業缺乏支援、回收設施不足,導致工程產生的廢料及舊傢私棄未有適當處理所致。
至於垃圾來源地,促進會表示並未有資料作統計。但憑垃圾包裝及特徵判斷,收集到的垃圾中,不乏來自香港以外地區產品。促進會估計,執到的垃圾源頭是內地城市,隨着水漂浮至本港水域。
何蕙萍促請政府加強與內地的環保團體及相關政府部門合作,減少垃圾隨潮汐退沖到本港岸邊,政府亦要加強執法,防止市民亂拋垃圾,才是有效及可持續的廢物管理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