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人歷史建築難敵歷史巨輪 維修費高昂 業主嘆政府資助杯水車薪

撰文:譚貴鴻 黃靜薇
出版:更新:

保育歷史建築的聲音,近年此起彼落,公眾對追溯本土歷史的執著和情懷,從未間斷。特首梁振英今年初公布的《施政報告》中,接納古物諮詢委員會建議,成立一個5億元保育歷史建築基金,但只預留1億元予公眾教育,以及增加已評級的歷史建築維修資助上限,餘額則支付第五期活化歷史建築伙伴計劃。
私人擁有的歷史建築,即使不少業主多番表明欠缺資金復修,但政府始終未有重視,令多幢屹立逾半世紀的歷史建築飽歷風霜後,或倒塌、或重建。
攝影:李澤彤、江智騫、鍾偉德、龔慧、羅君豪

有80年歷史的袁家圍,花園建築已破爛不堪,以主屋、東更樓及旁邊小屋的情況為最差。

二級歷史大宅變頹垣

當記者抵達梅窩,沿着銀樹街行走至一小徑,見到一座石磚堆砌的圍城臨河而立。走近圍城細看,只見6幢建築物處處殘缺,地上堆滿瓦礫鋪滿厚厚灰塵,水泥剝落露出鐵支,主屋屋頂更只剩下一條木樑橫放,而東更樓旁的小屋屋頂,亦早已塌下。

這一座名為「袁家圍」的圍城,背負着二級歷史建築之名,主屋前的一支古炮,雖然一早已經啞火,卻是烽火連天、保家衞國的抗日時期歷史見證。

袁家圍第三代後人袁哲之向記者表示,爺爺袁華照時為國民黨軍官,在二戰時期帶同家族80人到梅窩定居,並建成城堡式的圍城「袁家圍」,同時作瞭望及抵禦日軍侵襲之用,大屋一磚一塊的花崗岩,都是人手一件件砌上,大宅在抗戰時期更曾接濟國民黨元老何香凝等名人,連港督麥理浩亦曾遠道而來拜會。

歷史巨輪不斷推進,6幢建築物久失修下漸變荒地,袁哲之無奈嘆道:「我希望喺我有生之年都可以保留佢(大宅)。」

主屋天台敵不過風雨而倒塌,只剩下一條木樑。
主屋的石屎剝落情況極為嚴重。
66歲的袁哲之指,有生之年也不想拆掉大屋,但批評政府過往100萬元資助太少。
蘇彰德每年約花30萬去維修保養該幢建築物,包括為牆身注入化學劑,以防止漏水等問題。

業主冀政府多推動保育

據現行機制,私人擁有已評級歷史建築的業主,可向政府申請資助進行維修,惟在11月21日前,資助額上限定在100萬元水平,「100萬嘅資助額太少,根本畀唔到成個工程費用,只能夠做到小修小補,唔湯唔水不如唔好做。」政府近日將資助額增至200萬,惟對動輒耗資千萬元才能完成的復修工程,無疑是杯水車薪。

來到中產聚居的跑馬地,於快活谷馬場旁邊的毓秀街,曾有3組共6幢的歐式洋房,與這條街一同於1930年代拔地而起,但隨着1970年代重建後,如今只剩下一幢洋房,現時則改裝活化為「F11攝影博物館」。

洋房復修後,橙黃色的外牆取自最接近30年代通用的色調,牆外布滿幾何、放射線狀的花紋,是當時歐洲流行的裝飾藝術,館內的木樓梯、後巷為工人而設的「妹仔梯」也一一還原及保留,細緻至騎樓的門鉸、縫合窗戶的物料,均採用1930年代的造門技術,整項工程盛惠1,500萬元,全由業主兼博物館創辦人蘇彰德埋單,連同他於2012年以9,000萬購入該幢三級歷史建築物,項目逾億元,當中未曾領取公帑分毫。

蘇透露,現時每年花約30萬去保養維修,「呢啲樓其實同個老人家一樣,去到80 、90歲,多少身體都有毛病,會出現漏水各方面嘅耗損。」他指出,與其等待政府審批維修資助費,倒不如親力親為。

發展局文物保育專員辦事處上月21日將維修額資助上限,由原來的100萬元增至200萬元,袁哲之表示有意申請,但規劃師吳永輝指,兩年前曾有專家估計袁家圍的維修費接近2,000萬元,200萬元根本無可能完成復修,「難得個別業主有心維修,可惜無錢,政府應大刀闊斧啲」。

他認為私人歷史建築的維修費動輒上千萬元,資助額對不少業主來說是聊勝於無,建議政府因應項目所需撥款。

為了經營這間「F11攝影博物館」,蘇彰德自行斥資逾1億元,未曾領取公帑分毫。

8年批款不足半億

負責向政府提交保育歷史建築基金使用方向的古諮會,其主席林筱魯接受訪問時,認同政府維修資助額未必足夠,但認為資助上限是以工程計算,故申請人可以分階段申請,鼓勵業主將維修「斬件式上馬」,「袁氏大屋有6幢,每幢都唔同工程,點解唔可以分開處理?我又睇唔到喎。」

翻查紀錄,資助計劃至今已推出8年,發展局累積接獲99宗申請,截至今年10月共批出50宗,涉及約4,679萬元。

林筱魯承認,不能應付現存的所有私人歷史建築維修工程,但不認同要因應個別建築物的維修費而彈性撥款,又形容資助計劃並非「撥款」,業主亦有責任維修,「傾嘅時候都唔係百分百資助,業主有一定責任,第二就係話我哋要去申請,用公帑就一定係煩㗎啦。」

芳園書室的人流少,平均一日僅約10人,較預期差距甚遠。
法定古蹟景賢里兩度在活化計劃中流標,現已由政府管理,目前仍無具體保育方案。

公帑用不得其所   半數活化歷史建築不達標 

此外,政府推行活化歷史建築伙伴計劃8年,聲稱致力活化善用歷史建築,「注入新生命」,供市民大眾享用。不過,發展局先後預留24億元推動活化項目,但過去8年推出5期伙伴計劃,至今已營運的8個項目中,卻有一半的人流不似預期,部分更出現虧損。

發展局局長陳茂波早前點名指馬灣的芳園書室有經營困難,意味書室或有可能成為第一個交還項目的營運者,當初的願景,或許只是曇花一現。有關注保育的人士卻認為,今次或許提供了一個契機,讓公眾反思是否適當時間檢討計劃成效及不足。

位於深水埗荔枝角道的雷生春,是唯一獲豁免可密封騎樓的建築。(資料圖片)
北九龍裁判法院由美國薩凡納藝術學院(SCAD)奪得營運權,經營香港分校,是第一期活化計劃中最早開始營運的項目,機構回覆時無透露財務狀況,但陳茂波近日曾指其經濟效益未如理想。

發展局資料顯示,首4期活化計劃合共推出15個項目,其中8個正在營運,獲批的工程費用、開辦成本以及首兩年的營運資助,涉及公帑約7.17億元。

然而,當中一半項目的訪客人數不似預期,其中薩凡納藝術設計學院、雷生春堂、芳園書室及石屋家園的每年平均訪客人次,均較預期低。最早開始營運的薩凡納藝術設計學院,至今已營運6年,惟人流一直偏低,獲選時預計每年有13萬訪客,最終只得4.1萬多人次到訪。是否可做到當局所言,讓公眾參與歷史建築的活化,已由客觀數字反映。

《香港01》就財務狀況分別向8個負責營運項目的機構電郵查詢,其中有5個機構回覆,美荷樓、石屋家園以及芳園書室的營運機構在截稿前則未有回應。饒宗頤文化館負責人指,至今仍未達至收支平衡,但未有透露虧損具體金額;此外,綠匯學苑預計兩年內會出現135萬元赤字。

中西區關注組召集人羅雅寧認為,社會效益難以用金錢去評估,「例如做教育、推廣社區保育嘅文化、支持本地設計師創作等,不能一下子可以量度。」若然地點偏遠、人流少,建議可舉辦多類型的活動吸引遊人。

政府斥資2.7億元復修、交予香港中華文化促進中心成立的饒宗頤文化館,每年大概有20萬訪客,但旺丁不旺財,目前仍未能達至收支平衡,需要社會人士捐助。

你想看更多精彩的深度文章嗎?請購買今期《香港01》周報,或點擊此處:成為我們的訂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