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識科|葉建源斥教局「謀殺通識科」 教聯會鄧飛:課程重回初心

撰文:梁煥敏 鄺曉斌 溫嘉敏
出版:更新:

教育局局長楊潤雄今日(26日)公布通識科精簡課程方案,雖然維持必修必考,但課時將削減一半,並只會設合格及不合格兩級制,同時取消獨立專題探究(IES)。此外,亦會加入須到中國內地考察的要求。
教育界立法會議員葉建源批評,當局的做法是「謀殺了通識科」,以政治考慮凌駕教育專業,促撤回決定。學生組織「教育野」發言人鄭家朗認為,作為一個曾經修讀通識科的學生來說,對目前狀況感到悲哀,擔憂未來的學生很難再從中學習獨立思考。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副主席鄧飛則認為做法適當,又指是「根本性改革」,將課程原形重組本質、重回「初心」,「通識科本身係想以輕鬆方式俾學生學習,但依家有應試壓力,以後可以回到原本設計,唔係要學生讀到金精火眼。」

延伸閱讀:
通識科|專責小組報告倡保留評級制 主席認政府決定「去得更遠」
通識科|中學校長會憂硬推課程改革令學生反感 內容未曾諮詢業界

通識科「拆骨」改名 必修必考、評級剩合格與否 楊潤雄:非弱化

政府計劃將通識科由七個評級改為「合格/不合格」、削減課時及內容等。(資料圖片)

葉建源批評,教育局的決定並非「小型改動」,而是「大型改造手術」,令通識科面目全非,他形容當局「謀殺了通識科」,以政治考慮凌駕教育專業,為過往的社會動盪找「代罪羔羊」,而非正視施政失誤,通識科成為箇中犧牲品。

葉:摧毀專業領航

他直斥政府完全不考慮課程檢討專責小組建議,完全沒有徵詢持分者的意見,沒有提出實證,甚至連一份修改方案的文件都沒有。他續說,教育局今日公布的方案不是理性決策,「教育局正在摧毀專業領航。」他指出,當局一邊說要減輕課程負擔,但一方面又增加內地考察要求,實際上是增加教師的重擔。

葉建源批評,教育局是次公布並非小型改動,而是「大型改造手術」,令通識科面目全非。(鄺曉斌攝)

葉建源重申,不反對學生到內地交流了解現況,但內地學生經常到海外交流擴闊視野,香港學生反而只能到內地「擴闊視野」,而不能選擇到海外交流,當局的說法難有說服力。他促請教育局收回成命,不要閉門造車。

學生團體「教育野」發言人鄭家朗直言,當局早前刪除通識教科書中的社會政治參與、三權分立等內容,日後教科書更要送審,或會要求學生將中國內地現況倒背如流,因此早已「殺死了通識科的靈魂」。

葉建源說,教育局今日公布的方案不是理性決策,亦非專業領航,「教育局正在摧毀專業領航。」(資料圖片)

鄭家朗認為,在上述背景下,是否必修必考、合格或不合格評級實際已無意義,作為一名曾讀通識科的學生來說,他曾從中獲得學習獨立思考的機會,對現況感到可惜及悲哀,擔憂未來的學生很難再從中吸收相關知識。

通識科由七個評級改為「合格/不合格」、削減課時及內容等。(高仲明攝)

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副主席鄧飛則認為,將通識科的審核及課程更改做法適當,教聯對此表示歡迎。他說,這次更改一種對課程的「根本性改革」,將課程原形重組本質,重回「初心」,「通識科本身係想以輕鬆方式俾學生學習,現時卻有應試壓力,日後可以返回原本設計,唔係要學生讀到金精火眼。」他亦認為,現時的改革並無令通識科「消失」,學生仍要必修必考,好讓學生為接軌海外大學較易「交代」,是一個顧全大局的做法。

對於教育局尚未公布剔的課程部分,鄧飛預計「個人成長及人際關係」單元的內容本身不適合作為考試內容,有機會將被取消。此外,有關於香港單元部分,現時的比重與國家認知比例不平衡,有機會要調整,「香港事件有幾多?無可能同國家、中國比重相同,同埋而家有關政治課題有好多唔成熟地方,點答都有爭議,可能會減少。」

此外,他認為以往中學生會隨校到內地交流,認識中國文化,現時只是將有關交流「學科化」,並非是重大改革,對師生而言並非處理困難或加大課堂壓力。鄧飛又認為,由於課程有所改變下,對課程「生活及社會科」的學習有影響,相信教育局將安排更新其課程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