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酒吧、K房病毒傳播較食肆嚴重 憂第四波疫情或於酒店爆發

撰文:鄭翠碧
出版:更新:

中文大學醫學院公共衛生及基層醫療學院今天(18日)發表最新研究,該院研究發現,在本港第一及第二波新冠肺炎疫情中,在酒吧、卡拉OK造成的傳播次數最多,共涉91宗個案;而酒吧群組更是最長傳播鏈,在26日內延伸到30個其他群組,在7種環境中造成傳播。
研究團隊認為,在娛樂場所消遣的顧客大多互不相識,加上逗留時間長,易造成群組與群組間傳播,形成傳播鏈的能力,較食肆更高。團隊認為,現時部份酒店功能由住宿,改變成「staycation」等社交場所用途,較可能成為第四波爆發場所。

中大公共衛生及基層醫療學院一項研究發現,酒吧、卡拉OK等娛樂場所造成的傳播次數最多。(鄭子峰攝)

中大公共衛生及基層醫療學院,分析了由今年1月23日至5月31日的確診者資料,發現確診者曾接觸的環境種類有12種,包括家庭、鄰里、食肆、交通運輸、工作間、教育、私人聚會、購物、娛樂場所等。在娛樂場所方面,最多人會去酒吧和卡拉OK。

研究指出,在本港第一及第二波的324宗本地個案中,91宗確診個案(7個群組)的「主要接觸環境」是娛樂場所,造成的傳播次數最多;酒吧群組更在26日內,延伸到30個其他群組,在7種環境中造成傳播,包括家庭、鄰里、食肆、私人聚會、交通、工作間。

中大醫學院何鴻燊防治傳染病研究中心副主任李瑞山表示,在娛樂場所消遣的顧客大多互不相識,加上逗留時間長,易造成群組與群組間傳播,形成傳播鏈的能力,較食肆更高,「喺食肆唔會同唔識嘅人接觸。」

李瑞山表示,第一、二波確診者曾接觸的環境種類有12種。(鄭子峰攝)

李瑞山稱,中大比對第三波疫情截至9月中的數據,發現第三波確診者的接觸環境有16種,與首兩波不同,不包括宗教活動場所,但就增加院舍、宿舍、酒店、流動工作間、「訓練、興趣班」共5種場所。他補充,今次研究著重探討群組與群組間的關係,分析跨群組傳播,而非一般研究群組內傳播。

第三波疫情中,娛樂場所僅衍生2個群組,中大醫學院賽馬會公共衞生及基層醫療學院醫療體系及政策研究所總監楊永強認為,由於有社交距離等措施,娛樂場所的傳播並無增加。但他認為,追蹤確診者工作十分艱難,即使政府做得好,仍會有兩、三成個案難追蹤,例如有人「無記性」或刻意隱瞞。

被問到是否不同意12月中舉辦書展,楊永強認為,舉辦展覽風險「好大」,政府需考慮抗疫的目標是否零感染,但當局亦可透過預約等措施加強防疫,只要展覽帶來的風險可減低,也可繼續舉辦。他又稱,政府早前的邊境措施有漏洞,現時已有改善,強調若邊境措施「揸得緊」,「未必需要我哋限制令呢啲措施揸得咁緊。」

楊永強表示,政府早前在邊境的措施有漏洞,現時已有改善,強調若邊境措施「揸得緊」,「未必需要我哋限制令呢啲措施揸得咁緊。」 (鄭子峰攝)

至於強制檢測方面,楊永強稱,「如果的士(司機)做...…的士係接觸多人,係大啲機會感染到,但政府又要睇返,佢會唔會傳比其他人呢?呢個係cost and effect(成本與效益)嚟㗎嘛。對個的士(司機)都好,佢自己唔會返去傳播畀屋企人,要針對都針對啲問題,係有啲群組同傳播鏈,果個係最大問題。一定係要做得更好,功夫要擺係啲群組同啲傳播鏈,點樣cut off(切斷)咗佢,變咗啲無link(聯繫)嘅case(個案)自動就會少咗。」

他又稱,若想控制疫情,當局有需要取走市民部分權利,政府需平衡風險及效果。他又提到早前的全民檢測,指「驗咗都仲有地方入嚟(確診個案),你做得幾多次呢?要睇風險環境、你個目標係做咩。」

李瑞山表示,在娛樂場所消遣的顧客大多互不相識,加上逗留時間長,易造成群組與群組間傳播,形成傳播鏈的能力,較食肆更高。 (鄭子峰攝)

李瑞山估計,若第四波疫情爆發,家居、日常生活造成的傳播仍存在,但不會產生很多群組,反而「娛樂式社交場合」、新興場地較易造成爆發,「一啲新接觸環境,例如酒店本身無諗過用嚟做stay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