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團隊研發「人體動能」發電裝置 智能手錶或可永久免充電

撰文:鄧穎琳
出版:更新:

智能手錶和手環日漸普及,但電池耐用程度較低,用家不時需要充電。香港中文大學機械與自動化工程學系系主任廖維新,帶領其研究團隊,花近十年研發出可以將人體動能轉換為電力的裝置。用家戴手錶正常活動,裝置可產出足夠電能供日常使用,將來有望為智能手錶和手環提供用之不盡的電力,免卻用家天天充電的煩惱。團隊正與鐘錶製作公司商討合作,最快半年內或會有好消息。
廖維新最近更獲美國機械工程師學會頒發「適應結構與材料系統獎」,成為首名獲得此獎項的香港學者。

現時部分傳統手錶已有使用微電機,經由機械直齒輪發電,生產的電量不足應付智能手錶需求,且機械摩擦損耗大,易故障。

中大團隊將電力採集組件微型化,但保持足夠發電量,令智能手錶可毋須充電。(中大提供)

中大機械與自動化工程學系系主任廖維新,率領團隊花近十年時間,研發了一套「高功率人體動能電力採集」裝置,以結構簡單、製作成本較低的電磁組件(磁性升頻器)取代機械直齒輪,加大人類移動時動作的旋轉頻率,電力採集系統可更有效將人體動能轉換為電能,提高輸出功率後,體積僅5立方厘米的裝置,發電量可高達1.74 mW,產生電力是同類產品10倍。

研究團隊成員廖維新(右)及蔡明京(左)。(中大提供)

至於產品何時可投入市場?據知,廖維新正與瑞士和中國的鐘錶製作公司商討合作,希望新發明將來可應用在智能手錶內,最快或在半年內有進展。

廖維新近日獲美國機械工程師學會頒發「適應結構與材料系統獎」,為首名獲得此獎項的香港學者。(中大提供)

首名獲美國機械工程師學會「適應結構與材料系統獎」香港學者
廖維新是機械工程的國際專家,1997年加入中大,現為機械與自動化工程學系系主任及中大智能設計與製造研究所所長。其團隊曾在知名國際期刊及會議發表逾280篇文章,擁有多項美國專利及學術獎項。 廖最近更獲美國機械工程師學會頒發「適應結構與材料系統獎」(Adaptive Structures and Material Systems Award),成為首名獲得此獎項的香港學者。
盼鼓勵年青人探索工程學奧妙、推動科技發展
廖維新對獲獎感榮幸,感謝美國機械工程師學會對其研究團隊的肯定,及中大同僚們多年來的支持。他又說,希望研究成果不但能為人類解難,更希望可鼓勵年青人探索工程學的奧妙及樂趣,成為推動未來社會科技發展的一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