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大研究證微塑膠影響馬蹄蟹生長 死亡率最高達70% 促源頭減膠
香港西部水域是全球其中一個具重要生態價值的馬蹄蟹生境,更可找到被評「瀕危」品種的中國鱟。惟區內同時面對嚴重塑膠污染問題,香港理工大學研究發現,年幼馬蹄蟹在有微塑膠環境下生活,行動會變得緩慢,體重及頭胸寬度較正常低。若年幼馬蹄蟹,生活於含常用於膠樽的PET塑膠環境,存活率只得30%。
參與研究的團隊成員呼籲,政府應從源頭減少生產塑膠垃圾,已設有效回收制度,避免塑膠垃圾最後落入河流或海洋。
有「活化石」之稱的馬蹄蟹學名為鱟,現時在香港可找到的品種為圓尾鱟和中國鱟,而中國鱟更被評為「瀕危」物種。香港理工大學應用生物及化學科技學系助理教授方家熙率領團隊,就微塑膠對馬蹄蟹影響展開研究。他指,由於部份馬蹄蟹在泥灘生活,而部份微塑膠較重會「沉底」留在泥灘,因此馬蹄蟹會直接面對微塑膠污染威脅。
研究團隊以人工培育實驗所需的馬蹄蟹,放置在混合微塑膠的沙石中,生活約100日。實驗中馬蹄蟹分為四組於不同環境中生活,包括沒有混合微塑膠的對照組、生活環境混合常見用作製造膠樽的PET膠樣本組、沙石混有工業用塑膠PMMA的樣本組,以及混有尼龍的樣本組,每組約有10隻馬蹄蟹。
實驗發現,馬蹄蟹於含有微塑膠環境中生長,體重及頭胸寬度出現負增長。當中生活環境含PET膠的樣本組中,年幼馬蹄蟹的死亡率達70%,為四組中最高。死亡率遠超對照組的20%,及生活環境混有尼龍樣本組的約30%。生活於PET膠樣本組的馬蹄蟹,活動亦較為不活躍。
方家熙形容,於含有微塑膠環境中成長的馬蹄蟹,「好多都呆呆滯滯,郁得好慢,10幾日死一隻」,如野生馬蹄蟹同樣出現類似情況,或會令其更容易被捕獵。他認為,以上情況成因,是馬蹄蟹進食微塑膠後,腸道被阻塞,影響進食能力,令馬蹄蟹不夠能量活動,最後增加死亡率。方又解釋,PET膠的影響最大,或是因其化學結構中含有「苯」,馬蹄蟹進食後在體內釋放有毒物質。
另外,該研究亦會到本港西部水域其他位置,如下白泥、大嶼山䃟頭、水口、二澳及深屈,收集沉積物樣本,再從樣本中抽取微塑膠,觀察不同地點的微塑膠數量。實驗發現,水口微塑膠數量最多,平均較其他調查地點多4至5倍。
協助研究的城市大學化學系副教授張肇堅認為,因水口為近年遊客熱點,「多遊客或者會令塑膠污染都嚴重啲」;加上西部水域容易受內地珠江等污染影響。張指,5至6年前曾統計本港野生馬蹄蟹數目,當時年幼中國鱟數目約有4,000隻,惟野生馬蹄蟹存活率極低,難以得知現時成年馬蹄蟹數目。加上其血液在提取後可製成「鱟試劑」,擔憂新型肺炎疫情,或對其數目亦會有影響。
張肇堅促政府從源頭減少生產塑膠垃圾,已設有效回收制度,避免塑膠垃圾最後落入河流或海洋。另外,當局亦須與內地互相協調,減少塑膠污染。
該研究項目由機場管理局設立的改善海洋生態基金資助,共批出約88萬元。該基金與漁業提升基金,同為機場擴建第三條跑道的環境許可證中,所列條件中要求成立的獨立基金,至今已運作4年。機管局自2017年兩個基金成立以來,已向這兩個基金注資共4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