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間醫療查詢近兩個月倍升 私家醫生指市民已習慣抗疫生活有關
撰文:梁煥敏
出版:更新:
在疫情反覆下,不少人不願外出「冒險」,部份人又抗拒到醫院看醫生,擔心受感染。有私人執業醫生表示,今年5月至6月第二波疫情期間,病人的心態轉化為「抗疫同時如常生活」,日間醫療中心的約預升近一倍,認為在「醫院以外」進行手術、檢查能減低感染風險而比較安心,加上即日可以離開診所回家休息較安心。
不少病人近年轉往日間醫療中心接受檢查、治療或手術,而在疫情之下,這趨勢更見明顯。
日間醫療中心中環外科的醫務總監兼首席麻醉科醫生蘇達文醫生(Dr Sudhaman)指在年初第一波疫情時,其工作的醫療中心試過一整天「零病人」,接到的大部份查詢都是取消或推遲預約,因為當時香港人「不敢外出」;惟在第二波疫情即5、6月期間,預約和查詢較第一波疫情後上升近倍,蘇達文醫生認為病人的心態是不想再等,「抗疫同時如常生活」已成新常態。
國內居民來港需要進行隔離,但查詢亦多了70%至80%。 在公私營醫院工作了40多年的蘇達文醫生表示,日間手術中心早在英澳等國流行,香港則為剛剛起步,一般日間手術中心可提供非緊急小型手術,若病人身體狀況良好,均可即日做手術,即由入院至出院的整個程序可在數小時內完成。
該醫療中心行政總裁鄭秉熹認為日間醫療中心正好填充了公私營醫療之間的「空隙」,多了病人問醫生可否帶他們到更便宜的醫院或醫療中心。他舉例指 ,在私家醫院腸鏡一次,需1至2萬元,但日間醫療中心則不用1萬元。
蘇達文補充說,公立醫院的非緊急手術有可能要等最少2年,但私家又會比較貴,日間醫療診所概念是做完手術、照完腸可以離開,新器材可更快地進行一切手術、檢查,一般幾小時就可,不用長時間輪候及免卻「過夜」費用,亦無須擔心等候時間長、床位緊張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