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大學者與抑鬱症共存近三十年 身教學生克服經歷獲卓越教學獎

撰文:胡家欣
出版:更新:

「我有抑鬱症,但這並非我的全貌,那只是部份的我。」60歲科大學者霍士德(Prof. Paul W Forster )是今屆校內卓越教學獎得主,同時是長期抑鬱症患者。人前他教學表現傑出,深受學生愛戴;人後他承受生命重重波折,孩子夭折、中年失婚等經歷幾乎將他壓垮,如今依然靠藥物與病共存。眼見這一年抑鬱症在香港迅速蔓延,他選擇藉獲獎公開自己抗病經歷,希望鼓勵同路人踏出第一步尋求協助,「抑鬱症是可以說出來。(It’s okay to talk)」

霍士德今年60歲,與抑鬱左共存近30年。 (胡家欣攝)

9歲時曾因長相遭歧視及欺凌 30歲確診重度抑鬱

踏入耳順之年的科大工商管理學院管理學系副教授霍士德,是2019年校內跨學科課程事務處卓越教學獎得主。眼前面容祥和的他,原來與抑鬱症搏鬥、共存近三十年。霍士德的大半生並不順遂,擁有中國和紐西蘭血統的他,9歲時由紐西蘭移民到北美,沒有金髮外表的他,因外型與當地人有異,自童年起經常遭到歧視及欺凌,自尊心及自信心長期受到打擊。

在不公平的環境成長,霍士德的內心不斷累積鬱結,情緒容易憤怒,經常失眠。直至30歲,因不幸經歷孩子夭折,令他陷入沉重的哀傷,終確診患有重度抑鬱症,長期服藥治療。往後幾年病情曾一度好轉,但12年前與太太離婚、獨力供養年幼子女,令他再度跌入人生低潮,有逾一年時間,他每天須依靠酒精和安眠藥麻醉自己。後來,他努力靠服藥、冥想、修習佛學、看勵志書等舒緩病情。

他坦白公開自己患抑鬱症,希望鼓勵更多同路人說出來。(科大提供)
霍士德認為,作為抑鬱症患者,最需要的不是盲目的正能量,而是不具批判的聆聽者。(胡家欣攝)

充當學生樹洞 曾伴自殺傾向學生求醫

被情緒病纏繞的他,依然做好授業解惑的角色。他在科大任教20年,教學表現一直突出,首年已奪得教學獎,長期深受學生歡迎。同理心及敏感度高的他,令他能夠充當學生的「樹洞」,聆聽他們的心聲,試過陪伴有自殺傾向的學生到醫院求診,幫助對方面對抑鬱症病情。「我並非做輔導員,但若學生願意找我,我會隨時樂意聆聽。」

過去一年,香港經歷反修例風波及新型肺炎,港人身心俱疲,去年有研究曾指,每10個港人就有1個有疑似抑鬱,比率創10年新高。霍士德認為,作為抑鬱症患者,最需要的不是盲目的正能量,而是不具批判的聆聽者。明白有時患者未必立即想求助,但至少可踏出第一步,向信任的人說出病情、自己的感受,慢慢解開心結,「抑鬱症是可以說出來。(It’s okay to talk)」

精神科醫生:正觀禪修助輕鬱症患者

精神科專科醫生丁錫全表示,不少抑鬱症患者,在接受藥物治療後,情緒長期未能夠回復一般的狀態,持續處於正常與抑鬱之間,此類病人屬於輕鬱症 (dysthymia)。他們依然夠控制自己的情緒,如常工作,但生活上會經常悶悶不樂,難以開懷。

丁指,性格悲觀的人,思想長期傾向負面,易患有輕鬱症;其次是人生價值觀、信念上遭受打擊的人,對人生意義存疑。他指,輕鬱症的患者,非單靠藥物治療,而是更需要以哲學性等心理輔導,去調節自我心境,透過正觀、禪修、瑜珈、冥想等,可助提昇自我價值感,促進精神健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