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大推網上平台輔導18至70歲受抑鬱影響人士 提供400名額
不少人受到抑鬱情緒困擾,卻欠缺動力求醫。香港浸會大學日前展開一個「認知行為治療」網上計劃,服務對象為18至70歲、受抑鬱情緒影響的人士,透過8星期混合服務模式,費用全免,名額為400個。
負責計劃的浸大社會工作系副教授潘佳雁表示,計劃的示範影片均取材自本地個案,且題材多元化,相信可幫助到不同年齡層人士;亦有精神健康綜合社區中心督導主任認為,現時情緒受困人數眾多,現行服務難以應付,網上學習模式亦是一出路。
潘佳雁表示,計劃由2019年展開,今年正式投入服務。她指,根據去年的最新數據,香港有逾68萬抑鬱症患者,但精神科醫生、心理學家數目遠不足以應付。她說,在過去十年,已有研究顯示網上認知行為治療的成效,與傳統面談治療的成效相若,惟在香港類似計劃仍是寥寥可數。
浸大推出的計劃採用混合服務模式,包括為期八星期、每周一節的線上單元,並會安排兩次面談和兩次電話跟進,評估進展。其後參加者亦須完成網上評估,以檢視服務成效。她特別強調,計劃以瑞典一個計劃作藍本,再因應香港情況調整,五段個案示範影片戀愛篇、失業篇、教養篇、婚姻篇、退休篇,均取材自本地個案。
計劃於兩年年始申請、設計 服務未包括社會運動及新冠肺炎疫情
由於服務對象由18歲至70歲,潘佳雁指參加者可按自己年紀、需要去選擇素材。由於計劃由兩年前開始申請、設計,故未有包括近期發生的社會運動、新型肺炎疫情,但她表示若使用者有相關方面困擾,可透過傾談「去講返自己問題」。團隊表示,雖然場景有限,但技巧通用,加上部分受抑鬱情緒影的人欠主動求醫動力,相信網上平台有助他們紓發情緒。
明愛全樂軒督導主任阮振峰說,近期中心亦接獲不少求助,坦言在疫情中問題相當多元,如家人關係、就業問題、甚至部分人對於覆診亦感到受壓「去醫院會唔會受感染?」他指,受困情緒人數眾多,現行服務難以應付,但認為網上是一個出路,相信學習模式幫到更多人。
團隊表示,研究團隊現正招募400名18至70歲、受抑鬱情緒影響的人士參與計劃,並於明年為約200名本地精神健康服務專業人士,登記和參加費用全免,詳情可瀏覽明日(28日)開通的網頁https://cando.hkbu.edu.hk。團隊又指,目前已收到約百個查詢,料五至六月可以開展第一批輔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