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Google大神看雨傘運動 啟發香港人尋找「香港人」

撰文:鄭思思 林若勤
出版:更新:

雨傘是一朵朵的花,不枯也不散。兩年後的今天,除了記憶中那87枚催淚彈,那一把把黃傘,還剩下了甚麼?原來,「香港人」留下來了。
外國勢力Google Trend告訴我們,過去20年在香港境內,「香港人」三字的搜尋量在佔領時急升至高峰,最熱門瀏覽的主題竟是香港人的「種族特點」。很多香港人迷惘起來,問甚麼是「香港人」?如何定義「香港人」?
至佔領清場前後,最熱門的主題變為電視劇「來生不做香港人」,「種族特點」居次。只能說,對電視劇的狂熱是香港人的特點。
兩年過去,「香港人」的搜尋量浮浮沉沉,在今年立法會選舉又有小高峰,究竟這一切背後有何意義?讓搜尋「香港人」的人告訴你。

(標上各事件發生的時間)

雨傘運動究竟為香港帶來甚麼衝擊?根據Google Trend(上圖)香港地區的記錄,一些關鍵字的搜尋量由2014年7月1日至2016年9月22日不斷變化。例如「雨傘」的搜尋量在佔領期間急升,但之後消淡。相反「本土」和「港獨」在雨傘運動期間也沒有太多人談論,搜尋量一直偏低,直至今年的旺角騷亂和立法會選舉才有明顯升幅。

有趣的是「香港人」和「中國人」的搜尋,前者大升大跌,後者保持低位平穩,像和香港發生的大事件沒甚關連。而「香港人」三字的搜尋量,先在佔領初期(28/9-4/10)急升至第一個高峰,在清場前後(14/12-20/12)再飊升,而且維持高位約一個月,形成第二個較寬的高峰。之後兩年,搜尋量回落,浮浮沉沉,至今年立法會選舉有第三個小高峰(4/9-10/9)。(註:Google Trend只顯示相對比例,不顯示具體的搜尋量。)

Google受訪時指,Google Trend會整合網民搜尋期間輸入的其他關鍵詞、瀏覽甚麼網站等等,分類出熱門的「相關主題」,以理解網民關心的主題。在這個三個高峰,「相關主題」分類排序如下,以搜尋香港人的「種族特點」為多:

為何這麼多網民想知香港人的種族特點?25歲的廖小姐回應得一臉驚訝:「吓?你無search過?應該要search㗎喎!我很怕自己被人同化,香港有大陸化的跡象,所以我找香港人的身份如何定義。雖然到現在,我也是很混亂。」她說2年前參加金鐘佔領時,已經常搜尋「香港人」:「很想知道其他人怎看待香港人。外國的華人,大陸人怎看,我還會去外國大陸的討論區搜尋。」至今年立法會選舉,她又重新搜尋「香港人」:「選舉候選人個個都話幫香港人,好虛假,擺在口邊但不重視政綱,好假。」

香港人:一是指土生土長,以香港為身份認同的人;法理上,因種種考慮,香港法律沒有香港人的定義,只有香港居民,不問國民忠誠、種族、膚色或者國籍,只問是否享有香港永久居留權。
維基百科
2年前曾經在金鐘參加佔領的廖小姐,是一個搜尋「香港人」的人。她說很想知道世界各地在佔領期間怎看香港人,亦很想知道「香港人」的身份定義,但搜尋至今仍未找到答案。(受訪者提供)

「我在雨傘運動後也出了三本書,其實三本書也是講『甚麼是香港人?』」《被時代選中的我們 》、《亞視永恆 》和《香港好波》的作者之一「亞木」,在佔領期間雖無搜尋「香港人」,但他認為自己同樣受「啟蒙」:「之前人大831,美國不理,英國不理,我們好想國際社會更關注香港人,所以我們都要知『香港人係咩?』。我們就去搵。」

雨傘運動啟發「香港人」的身份和論述

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李立峯分析說,Google Trend顯示雨傘運動啟發香港人去尋找一種「身份」,一種「論述」,即使清場時,最多人以「香港人」搜尋電視劇「來生不做香港人」,但一來這齣劇涉及中港矛盾而非單純娛樂的電視劇,二來亦有很高比例的網民,仍在搜尋香港人的種族特點,找香港人的定義。

他說更有趣的是看到香港公共論述的轉變:「你看『本土』的搜尋量,在雨傘運動中是不高的,甚至無升無跌很平穩的。當時已經有本土派,但大部分巿民也無這個意識。直至旺角暴亂(搜尋)才很厲害,至新東補選也是在高的位置。立法會選舉又有上升。」他說同樣地,雨傘運動並無催生「港獨」的搜尋量,是直至2015年施政報告譴責刊物「學苑」提倡港獨,以及立法會選舉「確認書」風波,才令「港獨」獲更多網民關注。

雨傘運動,只是令香港人尋找「香港人」。

(註:Google分類為「梁天-北京」 , 估計應為「梁天琦」)
(註:Google分類為「梁天-北京」 , 估計應為「梁天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