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農美食節開鑼 主辦單位料20萬人入場 惟商戶對銷情好壞參半
一連三日的本地漁農美食節嘉年華今日(3日)在旺角花墟公園開幕,有超過380個攤位展銷本地漁農產品和相關的貨品,當中有約140個本地農業攤位、約70個本地漁業攤位。主辦方籌辦委員會主席劉堅偉對今年的人流量、銷情都樂觀,預計有約20萬人入場,他表示今次嘉年華主打「本地味」,今年更在場內設有兩個以本地漁農產品製作的熟食檔位,令大家現場即食本地農友、漁友的成果。
不過商戶對銷情意見好壞參半,自稱「農青」的商戶「復耕者聯盟」就表示擺檔半日已經有熟客前來光顧,對這三日銷情樂觀;亦有農戶楊女士表示,半日下來人流量不錯,但「看的人多,買的人少。」
商戶派發食譜吸睛
今年第二次擺檔的商戶「復耕者聯盟」對今年的銷情較為樂觀。成員Judy表示今年帶來三款台灣的高麗菜(即椰菜),除了現場試食外,亦發布「高麗菜食譜」單張吸睛。「復耕者聯盟」去年第一次在本地漁農美食嘉年華擺檔就銷情極佳,更累積了不少回頭客。Judy表示今年的成本未有增加,所售賣的高麗菜保持30元一斤不變,同時對市道樂觀,相信銷情會好。
香港經歷了一個暖冬,對本地農業也有影響。主打蘿蔔製品的傅先生表示,今年的蘿蔔產量並不是很好,進貨量也相對減少,雖有熟客提前落訂,但對整體的銷情不樂觀。他在攤位現場試切蘿蔔給顧客品嚐,希望以此促銷。
攤位售賣蕃薯及本地薑的冼女士表示,冬天天氣熱,需要水分生長的蕃薯,今年產量只有過往的7成多,但售賣價格就沒有上升,「反而薑就長得好好」。她指,早上雖然人流較多,但旺丁不旺財,「看的人多,買的人少」。
主辦方在本地漁農嘉年華展亦著力推水耕農業的新科技,包括適合在大城市推廣的「納米量子點膜燈照明」和「納米微氣泡技術水耕」。漁農自然護理署農業管理主任王灝雲表示,這些技術不僅可以節省空間、種植出的蔬菜品質更好,更可以不用畏懼天氣變化,保證產量穩定,技術於2018年底研發出來,2019年已經在本港測試,希望未來可以讓更多的農戶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