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壽之都】七旬翁掌酒樓倉30載:幫到同事 上班便有滿足感
香港最近榮登「長壽之都」,日本厚生勞動省公布,香港女士去年平均壽命達87.32歲,男士則為81.24歲,力壓傳統「長壽大國」日本和冰島。
當香港人均壽命愈來愈長,社會迎來人口老化挑戰,除了每3個長者中,就有1個活在貧窮線下,「老友記」的退休年齡,亦愈推愈遲。去年長者就業人數達9.7萬人,按年增約14%,亦較10年前增加逾1倍。走到人生的尾站,一群高齡長者仍要為口奔馳。長壽,究竟是福抑是禍?
攝影:梁鵬威、黃永俊、吳鍾坤
73歲貨倉「掌門人」
常言道「家有一老,如有一寶」,長者亦可貢獻社會。73歲的何顯星,人到老年仍熱愛工作,現時在酒樓貨倉擔任倉務員。上至珍貴海味,下至侍應用的文具,酒樓過千種食材工具,全靠他一人訂購、盤點,逐一記錄。
星哥笑起來時,眼角有幾尾皺紋,但攀爬上落整理貨架駕輕就熟,工作仍然有心有力,星哥一臉滿足:「可以幫大家解決問題,感覺就是充實。」
星哥憶述,30年前居港的父親去世,他為了照顧在港家人,決定從內地移居本港。父親是酒樓倉務員,他由別人介紹下入行「子承父業」,一做便是30年。從乾貨到濕貨,柴、米、油、鹽,海味、雞蛋、蔬菜等,要分辨質素好壞,總難不到星哥。
星哥說,酒樓倉務業的新人少,「日日一個人做嘢,後生仔都嫌寂寞。」但對他來說,每日朝七晚五,貨倉猶如他的第二個家,「配合到同事,幫得上忙,上班便有滿足感」。
踏入花甲學打倉頡
2003年本港經歷沙士,經濟低迷,很多酒樓結業,當時60歲的星哥也飯碗不保。子女叫他趁機退休享福,但星哥最怕無所事事,遂參加再培訓課程,更學懂用倉頡輸入法在電腦打字。
星哥坦言,如今已忘記打字技巧,但當年接受再培訓,令他再覓到工作。「好彩學識打字,幾個月後去另一間酒樓做,貨倉全部電腦化,我也要用電腦。」
星哥現時除了膽固醇偏高,身體並無大病患,沒有長者常見的風濕關節痛。他透露,每天都做伸展運動半小時,上班亦可保持腦筋清醒。他計劃今年退休,但總擔心生活會很悶,期望退休後與子女孫兒多去旅行,享受人生。
就業女長者升幅顯著
退休享受生活,是不少年輕人的願景。但根據統計處數據,65歲或以上長者的就業人數,在過去10年節節上升,去年長者就業人口達9.7萬人,按年增約14%,亦較十年前的4.5萬就業長者,增加逾1倍。
就業長者男女比例差距亦逐漸拉近,由2006年時,只有約7,500名婆婆就業,伯伯則有3.7萬人,為婆婆的5倍;但時至2015年,婆婆就業數字已升至2.4萬人,較10年前增加逾兩倍,而伯伯就業人數則達7.2萬,較10年前增加1倍。
81歲婆婆守住檔口
逾2萬名在職婆婆中,蔡太佔一席位。她的身分證年齡78歲,但實際已年屆81歲,獨自在深水埗排檔售賣女裝衫。「唔做邊有得食?搵幾多食幾多!」她透露,無論入貨、銷售、開檔及關門全由她一手包辦。瘦小的身軀,吃力舉起厚重的鐵閘,不時爬高爬低,顫顫巍巍地踩在椅子上,看得人心驚膽顫。
她24歲從鄉下惠州徒步「行山路」偷渡來港,但任職車衣師傅的丈夫「唔畀家用」,為了兩名幼子,她只好當起小販,一做便是半世紀。同輩檔主大多早已退休,「隔離有啲檔主後生我兩年都退休,畀咗人做啦!」她堅持開檔實是生活迫人所致,丈夫及幼子早年因事故身亡,「供書教學,養到佢30幾歲咁就無咗,好陰公!」
一身兒女債
蔡太勞碌大半生,積蓄理應可安享晚年。然而,她卻一身兒女債,大兒子與他一對15歲大的孖仔,無力照顧母親。養兒一百歲,長憂九十九,兒子開銷大,這位慈母多次替兒子還債,更每月補貼兒子開支,連自住的單位也做了物業二按,現時欠下200多萬元,「我都唔敢打開信,一打開就好恐怖,欠人成200幾萬,一諗起就好似大石壓在心口。」她打算賣樓為兒子還債,「自己就瞓檔口,再輪公屋,好講唔好聽,輪得嚟可能都走咗。」
港人愈來愈長壽,蔡太說,「行得走得咪係好事,唔郁得有病痛倒不如算啦!」她慶幸自己還算健壯,能夠靠自己雙手生存,擺檔使她不用與社會脫節。即使生活再艱苦,蔡太仍渴望活下去,親眼見證兩位孫兒學有所成,投身社會。她含蓄地點點頭,「(長壽)都算係好事,無病無痛就好啦!今日唔知聽日咩世界!和尚唸經,唸得一日得一日!」
安老事務委員會主席林正財認為,港人長壽有兩大原因,一是港人召喚救護車及送院救治所需時間,一般較西方國家短,即使本港醫療技術未必是全球最頂尖,但亦有助對長者施救;二是本港各區均有長者家居照顧服務,幫助長期病患者。
長壽亦帶來挑戰,林認為現階段並非着眼於提高人均壽命,因為很多長者體弱,甚至需要長期護理,所以現時應着眼如何增加長者健康年歲,將體弱多病的長者減到最少。
你想看更多精彩的深度文章嗎?請購買今期《香港01》周報,或點擊此處:成為我們的訂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