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業基金・1】五億元漁業基金藥石亂投 漁民轉型淪空談

撰文:張雅婷
出版:更新:

香港漁業式微,為協助本地漁業發展成可持續或高增值的作業模式及提高競爭力,上屆政府撥款5 億元成立「漁業持續發展基金」,2014 年7 月接受申請。五年過去,基金只批出12個申請項目,但僅得兩筆由同一機構申請撥款的項目完成。諷刺的是,基金本想幫漁民增值,但首批受訓漁民幾乎全部失業,光是投放金錢,能否令萎縮已久的漁業再創輝煌?系列之一

檢閱漁業基金系列報道

五億元漁業基金藥石亂投 漁民轉型淪空談80後斥百萬養香港蠔 冀重奪本土市場養珠戶高增值轉型 冀重拾「東方之珠」美譽

政府於2014 年推出「漁業持續發展基金」,期望將漁業轉型至高增值可持續發展模式。(資料圖片 / 張浩維攝)

2017年,本地漁農業直接僱用約18,142人,生產總值約37億元,佔本地生產總值僅0.14%。 漁業持續發展基金成立五年,截至今年6月30日,共有12個項目獲批,其中一項為原則上批准,涉款約6,000萬元。

非牟利團體環保協進會有限公司於2016年申請兩筆合共近470萬元的撥款,旨在協助漁民掌握營運生態導賞團所需的知識和技巧,協助他們發展或轉型至與漁業有關的生態旅遊業務。計劃已於去年4月完成,合共培訓約160名漁民,亦是唯一已完成的項目。

漁護署表示,根據環保協進會提交的期終報告,項目中受培訓的漁民大致認同項目可提高他們對推廣漁民文化的興趣,及提升漁民對海洋生態保育和漁業可持續發展的認識,並有助他們轉型至相關工作。部份參與培訓的漁民表示會全職從事休閒漁業,其中有部份更表示會協助項目的協辦機構試辦公眾體驗團及擔任不同的導賞崗位,其餘受培訓的漁民也表示有興趣從事與休閒漁業相關的全職或兼職工作。

環保協進會主席兼基金諮詢委員會委員邱榮光認為,應設平台為受培訓的漁民安排導賞團。(資料圖片 / 龔嘉盛攝)

最長三年始批撥款

由重新申請到獲批,或許花數以年計。審計署4月發表報告揭露,有個案申請的處理時間長達35 個月,即接近三年。漁護署拒絕提供申請機構名稱,但解釋是機構申請期間多次修訂項目的主要內容,例如由非商業項目改為商業項目,因此漁護署須花額外時間重新審視申請。另外,署方向申請機構索取補充資料時,申請機構需額外時間準備,因而增加了處理的時間。

香港珍珠養殖中心負責人王俊傑花了兩年時間申請約530萬元撥款,冀向養魚戶示範於本地魚排養殖珍珠及銷售,並舉辦珍珠生態旅遊以推廣休閒漁業。他指出,漁護署反覆向他們查詢申請的內容,但每隔三個月才開會一次,身為專業人士的他亦不禁搖頭嘆息,一度萌生放棄念頭:「太麻煩,要花很多時間處理文件,誰幫我們養珍珠?珍珠養殖要實在落地去做,不是光睇文件、做匯報就可以。」他建議政府若要求所有申請人都按政府標準辨事,應有專人協助他們處理文書工作。

申請時間冗長,絕非冰山一角。作為基金諮詢委員會委員,張少強也不禁嘆氣謂:「真係耐咗啲。」不過,他認為撥款始終涉及公帑,政府需有嚴格把關,確保撥款用得其所。

對於王俊傑的建議,他稱已向署方反映,要求派專人跟進前期申請。同樣作為漁民代表的他慨嘆要漁民寫計劃書,已是「不可能的任務」。「漁民要透過第三者(顧問公司)協助申請,收費如何計算?如不成功,怎麼辦?」

環保協進會主席兼基金諮詢委員會委員邱榮光表示,漁民學到相關技能後,一直欠中介平台培訓連繫導賞團,令導賞員工作朝不保夕。(資料圖片 / 潘思穎攝)

470萬培訓漁民當導賞員失敗

雖然漁民對課程評價正面,但一年過去,大部份漁民都未能轉型,生態導賞員只成副業。環保協進會主席兼基金諮詢委員會委員邱榮光表示,漁民學到相關技能後,一直欠中介平台培訓連繫導賞團,令導賞員工作朝不保夕:「導賞團不定時,一個月或許只有一團,每團只有三至四個漁民參與。漁民就好似『打散工』,不知有無工開。」他承認漁民的轉型未如理想,對此感到可惜。

事實上,負責把關的漁護署亦知悉情況。署方解釋,漁民會否轉型至其他行業乃個人決定,亦受市場對導賞團的需求等因素影響。

漁民有一技之長,但英雄無用武之地。邱榮光決定再嘗試:「我們需要一個『勞工處』,幫他們轉介。」邱透露,他們正向基金再申請數百萬元撥款,期望於新界建立一個實體中介平台,向外界展示漁網等捕漁工具,期望可協助漁民真正轉型。

換言之,同一項目要申請兩次,為何當初不一併申請?邱榮光解釋,當日未有預期有此結果,加上若未培訓到導賞員便貿然申請資助,未必獲批。漁護署表示,歡迎該機構再次申請基金資助,署方已提供協助,在接獲申請後,會盡快處理有關個案。

香港漁民團體聯會主席兼基金諮詢委員會委員張少強認為,上述個案反映市場對休閒漁業的需求低,「當市場無需要,自然失業。」他解釋,基金是一個「先導計劃」,盼用新方式帶領業界發展,但不一定成功,不能單憑個別事件就否定基金用途。

漁護署解釋,漁民會否轉型至其他行業乃個人決定,亦受市場對導賞團的需求等因素影響。(龔嘉盛攝)

逾四成申請拒批

一些人要面對無止境等待,更多人面對的是一道已關上的大門。截至去年底,有41%申請不獲批,審計署認為申請被拒的比率偏高。漁護署解釋,申請不獲接納,原因一般包括項目不符合基金目標,例如並非推動本地漁業的可持續發展;申請機構沒有提供證明支持項目的可行性和預算開支的合理性;項目效益不明顯,以及存在技術或安全問題等等。

張少強稱,有很多項目的概念很好,但欠「持續性」。他舉例,曾收到有大學科研人員想研究魚類是否有某種成分,他認為此類申請偏向科研,未能解釋對漁業有何長遠幫助。漁護署已加強支援,包括提供個別諮詢會面,商討計劃的可行性以及提供技術支援,以協助他們提出申請。

同為基金委員的漁農界立法會議員何俊賢則指,基金只是一個起步,對於有項目未達到預期效果表示遺憾。他批評政府對漁業發展欠全盤規劃和認知,例如政府未有為休閒漁業發展設立配套和區域,終令想轉型成為導賞員的漁民失業。但他亦舉出珍珠養殖的例子,相信可吸引漁民,令他們明白不只是養殖食用魚才有出路,發展高增值產業同樣可以。

港人愛吃蠔,但對香港蠔又知多少?80後蠔民陳樹鋒見證蠔業從爺爺一輩「有錢賺」,到父輩的「維到皮」,最終衰落至幾乎無人識。歸根究柢,離不開「信心」二字。為消除大眾對香港蠔等同含重金屬的負面標籤,陳樹鋒斥資300萬元建立淨化場,從源頭堵截重金屬蠔,出售前,再自行抽驗四種細菌,只為重建公眾信心,將「香港牡蠣」打入本土市場。(詳見另稿)

香港夜景素有「東方之珠」美譽,同時是全球數一數二的珍珠貿易港,但要在市面找出一顆本地出產的珍珠,卻難之又難。自稱「珠二代」的香港珍珠養殖中心負責人王俊傑於西貢白沙灣碼頭對出海面買了一個魚排,飼養五六萬隻珍珠蚌,幾乎成為香港唯一的珍珠養殖場。小小魚排下,埋着小小珍珠,和遠大的夢。王俊傑盼能於2025年飼養到800萬隻珍珠蚌,包辦從飼養、加工到批發零售,讓市場有名符其實的「東方之珠」。(詳見另稿)

上文節錄自第174期《香港01》周報(2019年8月5日)《 5億漁業基金藥石亂投 漁民轉型淪空談》。

更多周報文章︰【01周報專頁】《香港01》周報,各大書報攤及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訂閱周報,閱讀更多深度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