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業基金・2】80後斥百萬養香港蠔 冀重奪本土市場
「『香港牡蠣』在沿海都會有,但如果有一日,我們真的被淘汰了,『香港牡蠣』再沒有香港人養,我會覺得可惜。」港人愛吃蠔,但對香港蠔又知多少?80 後蠔民陳樹鋒見證蠔業從爺爺一輩「有錢賺」,到父輩的「維到皮」,最終衰落至幾乎無人識。歸根究柢,離不開「信心」二字。為消除大眾對香港蠔等同含重金屬的負面標籤,陳樹鋒斥資300萬元建立淨化場,從源頭堵截重金屬蠔,出售前,再自行抽驗四種細菌,只為重建公眾信心,將「香港牡蠣」打入本土市場。系列之二
檢閱漁業基金系列報道
五億元漁業基金藥石亂投 漁民轉型淪空談80後斥百萬養香港蠔 冀重奪本土市場養珠戶高增值轉型 冀重拾「東方之珠」美譽
走進流浮山,看見一戶又一戶蠔民,可惜風光不再。陳樹鋒是第三代蠔民,亦是香港蠔業集團負責人,見證過蠔業興衰。「爸爸那輩大部份人都可以維持到(生計),爺爺那輩是有錢賺。到我這代,愈來愈差。」眼見蠔業日漸走下坡,陳樹鋒於是申請漁業持續發展基金資助300萬元,再自掏腰包300萬元,於流浮山建立淨化場,冀透過淨化系統,改良本地的生蠔品質,再於市場出售,建立本地品牌
雙重化驗防重金屬、微生物
兩年半前正式接手父親的百多個蠔排,發現大眾普遍對本地蠔持負面印象,水質污濁和重金屬含量超標足以判本地蠔死刑,陳樹鋒決意拿出證據平反。淨化場有一個小小實驗室,為品質把關。購入蠔苗前,實驗室會抽驗食物安全中心《食物攙雜(金屬雜質含量)規例》中的七大重金屬,即銻、鎘、鉻、鉛、汞、錫及類金屬砷,如發現超出標準,就不會採購。
蠔苗抵埗後,需放入攝氏十度或以下的淨化池,在紫外光燈下初步殺菌,然後再經臭氧殺菌,最後再經另一組紫外光燈殺菌,才完成整個淨化步驟。出售前,實驗室會再抽驗四種微生物,包括副溶血性弧菌、大腸桿菌、霍亂菌及沙門士菌,所有數據都於Facebook公開,若發現不符政府標準,就要繼續在池內淨化。
淨化過程由香港大學生物科學學院博士高慧娟當義務顧問,她亦是本港首位專門研究蠔的博士。她指,與外國相比,有關標準屬嚴謹,由於市民對流浮山生蠔的印象不好,因此想透過國際最先進的標準,改善市民對流浮山蠔的信心。
港人拒接受本地蠔雖然香港蠔經過淨化,但陳樹鋒只會將蠔製成金蠔、桶蠔或連殼的燒烤蠔向外銷售,港人愛吃的生蠔並不包括在內。他解釋,金蠔和桶蠔可透過冷藏保存,至於生蠔,則是全球任何衞生組織都不建議進食,所以他亦沒有推廣。
數據不會騙人,但要消費者建立信心並非一朝一夕。陳樹鋒曾向食肆推銷香港蠔,但換來的回應是:「吓?你個概念好好,但……」陳直言,要改變,需要時間,他期望先以淨化場出產的蠔作標準,再以合理價錢向香港其他養殖戶收蠔獲,做淨化和包裝,再銷售到香港市場或更遠。
陳樹鋒出售的蠔,叫「香港蠔」,亦稱「香港牡蠣」,本港沿海隨處可見。雖以香港命名,但由於欠本土市場,有八成要賣到內地,連本地蠔民也接近放棄。陳樹鋒與家人左拼右湊才拿出300萬元,養殖場仍未有盈利,噩耗隨之而來。2018年《施政報告》提出發展明日大嶼,陳樹鋒第一個反應是擔心污染海洋:「吓?唔係呀嘛?唔搞得唔得?」說到底,蠔民最緊張的,還是一片淨海。他無奈說,自己只是僅有的數十戶蠔民之一,佔香港人口比例微乎其微,但盼政府每一個決定都經審慎考慮,顧及養殖戶。
陳樹鋒也是生意人,過往做紅酒銷售,他強調自己並不偉大,與常人一樣,賺錢是其中一個目標:「期望最好是賺到錢,改變到整個市場生態。」經歷旁人白眼、超強颱風「山竹」吹襲,眼見老一輩蠔民告別大海,他亦想過放棄,「最容易就係放棄,什麼都不用煩。」但翌日起床,看見一片大海,他又繼續埋頭苦幹:「想試吓自己可以付出多少,會有多少人覺得自己工作有意義?我會是其中一個覺得自己工作有意義的人。」
上文節錄自第174期《香港01》周報(2019年8月5日)《80後斥百萬養香港蠔 冀重奪本土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