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立醫院引進新法「凍死」心臟細胞 治療心房顫動
心房顫動是因為心臟收縮的訊號不正常,導致心跳不穩或心臟肌肉收缩不一致,血液有可能積聚在心房,凝成血塊,增加中風風險。心房顫動病發時可毫無病徵,亦可令患者嚴重不適,出現氣喘、頭暈、呼吸困難等症狀。香港心臟專科學院候任院長劉育港指出,本港近年引入冷凍導管消融術,適用於藥物無法控制症狀的病人,或可根治症狀。有患心房顫動的退休警察,病發次數越來越頻密,嚴重影響生活,平日不敢駕車太久。由於病情控制不佳,醫生須安排他排期做冷凍消融術。
62歲的退休警察梁先生,一向生活健康、熱愛運動,不時參加羽毛球比賽,亦沒有吸煙、飲酒習慣。7年前他首次心房顫動病發,感到「心跳到不能呼吸、快要昏過去」,於是經救護車入院,但由於心電圖檢查正常,不能確定病因,但獲處方相關藥物。終於在2015年1月,在一次24小時心電圖測試中發現心律問題,才確診心房顫動。
梁先生無奈指,即使一直有服藥,病發次數越來越頻密,由最初每年2至3次,至現時接近每星期都有不適,嚴重影響生活,例如不敢駕車太久,擔心突然病發,亦減少做運動。他說:「病發時會好辛苦,什麼都做不到,有時要去急症室。」梁先生現時正排期接受微創手術冷凍導管消融術,冀解決問題。
冷凍治療成功率約七成
劉育港說,心房顫動現時主要靠藥物治療,例如以薄血藥預防中風,及以藥物減少心跳不正常的症狀,不過並非人人有效。冷凍導管消融術是微創手術,原理是透過低溫「凍死」部分心臟細胞,截斷不正常心跳的訊號傳導路線,避免心臟不正常跳動引起不適。有關手術成功率大概七成,但亦有風險,例如弄穿肺靜脈,重大併發症風險少於5%,死亡風險則少於1%。他指,有關手術非一線治療,公立醫院大概每年有數十名病人接受有關手術,主要是藥物不能控制病情的病人。
心房顫動是都市隱疾,患者可以完全無病徵。劉育港指出,年紀大是心房顫動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或酗酒,亦可增加患心房顫動風險。他透露,有醫生正做研究,安排醫院的專科門診病人接受心電圖檢測,暫時已為約一千名病人檢查,初步發現大概有1%病人患有心房顫動而不自知。他建議有高危因素的市民,例如曾經中風或有高血壓的市民定期接受檢查。
「心房顫動 同您講清楚 !」健康講座及心電圖檢測活動
主辦: 香港心臟專科學院
主講 :心臟科專科醫生( 陳藝賢醫生、高耀鈞醫生、譚樂忍醫生)
日期 :2016年7月30日 (星期六)
時間 :上午10時至中午12時30分
地點 :尖沙咀會堂 (九龍彌敦道136A號)
查詢電話: 2899 2035
註:費用全免,心電圖檢測請先預約,額滿即止,另場內不設劃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