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死亡個案檢討分析18兒童自殺 5宗曾有跡象 3宗於升中後發生
兒童死亡個案檢討委員會今(31日)發表報告,分析2014至2015年間共有166宗兒童死亡個案身亡,當中18宗為自殺,原因為學業、精神、家庭關係及情侶等問題,最年幼只有11歲。而事實上,輕生的兒童中,有5名曾有自殺跡象,包括宣之於口、留下遺書、情緒激動,有暴力行為及嘗試自殺。
負責有關自殺個案的召集人、醫生鄧振鵬又表示,有3宗自殺,是學童升讀中一後、一個月內發生,或因壓力過大及期望落差大,建議在升讀中一的適應課程中加入「預防壓力」及「如何尋求協助」等元素。
兒童死亡個案檢討委員會發表第四份報告,在2014至2015年間166宗18歲以下兒童死亡個案中,當中107宗為死於自然因素,59宗屬死於非自然因素。而自殺身亡有18宗,最年幼只有11歲,數字較上一份報告的20宗有輕微下跌。
逾半自殺個案涉學業問題
鄧振鵬表示,是次報告的自殺個案逾半、10宗涉及學業問題,當中有3宗為學童升讀中一後,疑因壓力過大,或與父母、自身期望落差大,在開學後一個月內相繼輕身,情況比過往明顯,「但係咪與功課太多,就未知道。」建議家長應多加留意子女有否抑鬱症徵兆,如拒絕上學等。
他又指,個案中曾有5名存在自殺跡象的學童,在臨死前有留下遺書、情緒激動等舉動。此外,有7宗自殺個案屬懷疑有精神問題,包括患情緒病、思覺失調、精神分裂及躁鬱症等。
另外,有12宗死亡個案屬意外,年紀最小由嬰兒至5歲,包括6宗從高處墮下或跌倒,3宗死於火災及2宗睡眠間窒息。負責意外個案的召集人鄧之皓表示,有2宗為獨留兒童在家中,不幸從高處墮下的意外,建議家長應在家中安裝合適窗花,並時刻鎖好。
死於襲擊的個案 7宗施襲者為父母或親人
而死於襲擊個案則有9宗,當中7宗的施襲者為其父母或親人,其中有一名父親殺死其殘疾兒子,及有一名祖父抱著孫子從高處墮下。負責襲擊等個案的召集人李淑儀表示,大部分父母對子女施襲,或出於保護心態,「覺得自己死咗,邊個照顧細路。」此外,有4名兒童遭母親殺死,當中3名母親患有精神病患等健康問題。另有一宗涉及隱瞞懷孕,一宗為女生在網上認識陌生男士,在私影期間遭殺害。
家長需留意學童不同狀況
兒童死亡個案檢討委員會主席許宗盛直言,對情況感到惋惜及不理想,並指將增加因不適當懷孕及導致兒童死亡個案研究,及將繼續推行「安全性行為」及「妥善處理懷孕」的公眾教育,以防因隱瞞懷孕而導致兒童死亡。
鄧振鵬又提醒,若學童出現持續失眠、對四周圍事務減少接觸、返學表現差、情緒受困擾,家長及身邊人士則需多加留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