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五生從大豆培植種出創科夢 研究:實習式體驗有助學生尋覓路向
為協助學生做好生涯規劃,不少學校均會舉辦連串活動,但總離不開安排學生到不同機構參觀及邀請不同行業人士到校分享,大教育平台與香港政策研究所發現,對比傳統的參觀或個人分享,讓學生直接了解企業文化及運作的活動體驗會有較大成效,且能增加他們的學習動機及改善社交表現。
事實上,有中五生因參與研究計劃,曾到甘肅了解大豆種植研究計劃後,發現創科研究有助解決糧食危機,從而有志向農業科研發展。
大教育平台與香港政策研究所合作,在2017年7月至2018年9月,邀請五間本港中學逾400名中五學生進行為期一年的追蹤研究,先以問卷調查及訪談收集學生的中英數成績、學習經歷參與情況及社交表現等資料,再分析體驗式學習對學生在情意、社交等方面的成效。
95%受訪學生認為積極與活動有助認識行業
研究發現,95%受訪學生認為商業及社會機構積極參與活動有助他們認識該行業,了解到不同界別人士的解難方法,當中基層學生在情意及社交表現的正面影響較整體學生效果多一倍。而92%受訪學生認同體驗會改變了他們的行為、習慣,甚至人生計劃。
實習式了解企業運作 可助學生尋覓路向
大教育平台總幹事蔡崇機校長表示,雖然體驗式學習難以提升學生中英數的學科成績,但若能讓學生與不同崗位的員工傾談,整體地了解企業運作及文化,有助增加學生對學科的興趣,協助他們思考及尋覓自己的未來路向。
中五男生到甘肅作實地考察 闖出創科夢
他舉例指,港府近年積極鼓勵年輕人投身創新科技行業,但不少學生對創科行業認知不多。其中有中五男生參與一個有關大豆培植的實驗計劃,於暑假到甘肅作實地考察,與年輕科學家及農民傾談後,對有關農業生產的科研項目感興趣,認為創科研究有助解決糧食危機,能對世界作出貢獻,未來有意從事與國農業生產有關的科研。
體驗式學習不是介紹某個行業或工種,而是為學生提供機會認識行業的運作及企業文化,幫他們選擇前路。就如該名男生不是學習大豆種植方法,而是在體驗活動中了解到科研的出路及價值,發崛到自己的理想。
傳統課外活動難以貼合社會轉變
蔡崇機直言,傳統的課外活動或分享難以貼合社會轉變,「參觀半天、請工程師到校分享的模式已不足夠,因為學生不再著眼於想知道某一工種的資歷要求或工作範圍」,他指,研究發現,讓同學實習數天,與不同崗位及職位的員工接觸及傾談,不但有助學生了解企業的道德及價值,更讓學生有空間思考及發崛適合自己的工種。
他建議政府撥出更多資源,邀請大學、商業機構與大教育平台合作推有效的學習體驗,助學生做好生涯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