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光師學會反對社會污名化 強調檢查眼睛配眼鏡是一種治療

撰文:麥凱茵
出版:更新:

長者醫療券推行10年,政府早前檢討政策,就視光服務的醫療券申報金額設上限,定為每名長者每兩年最多申報2,000元。香港眼科視光師學會指出,視光師是先檢查長者眼睛後再配眼鏡,強調是服務專業以及是一種治療。

眼科視光師學會會長伍尚舜。(資料圖片/歐嘉樂攝)

眼科視光師學會會長伍尚舜承認,業內有害群之馬「榨乾」長者的醫療券,但不同意社會污名化視光師,「我要為他們申冤」。他強調,學會多次發出指引,視光師是着重檢查眼睛,而非售賣產品。

醫學會副會長林哲玄指出,醫療券的原意是滿足長者的基層醫療需要,包括慢性疾病的管控、復康治療、癌症後續治療等;若能在社區層面做好,可減輕醫院的壓力,亦能提升長者的健康。

被問到視光師只能夠發現問題,並不能夠處理病變等,伍尚舜指大學的5年訓練,能夠分辨出眼睛病變。他說:「我們會向長者查詢有否血壓等問題,若果進行檢查後發現不是配眼鏡可以處理,我們會轉介他們去看醫生。」

社區組織協會幹事連瑋翹則認為,醫療券是為了填補公營醫療系統未有的範籌,如牙科及眼科,但當局未有教育長者,「很多長者到12月,醫療券到期時才向我們查詢如何使用醫療券」。

連瑋翹又表示,今次政府檢討只提出加強監管,「西醫都加價兩成了,很多長者覺得醫療券不夠用」,認為政府除了要教育長者外,也應在金錢上作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