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海域發現磨砂膠粒 環團:170種海洋生物曾吞膠

撰文:羅俊文
出版:更新:

食魚變食膠?本港學者的最新研究發現指,本港東部水域吉澳及西部水域大嶼山均打撈微塑膠,並與坊間有售的面部護膚磨砂產品極為相似。根據綠色和平研究指,港人每日使用磨砂產品,將48億粒微塑膠倒進海洋,相等於每年111架雙層巴士重量,而文獻已記載全球多達170種海洋生物的體內曾發現曾有吞食塑膠的紀錄,當中不乏生蠔、青口等港人常食到海產。環保署回應,會考慮在本港進行研究,以更準確評核微膠珠在本地的影響,和引入規管的需要。

研究團隊在東西海域均打撈到體積極細的膠粒(左一),發現與磨砂產品中的微塑膠(右一)十分相似。(霍年亨提供)

香港教育大學科學與環境學系助理教授霍年亨今年4月,發表一項有關微塑膠對本港水域及海灘影響研究。霍年亨指,研究團隊於前年到西部水域大嶼山,以及東部水域吉澳,以極慢的速度航行,各打撈微塑膠20分鐘,結果一共找到11顆大小5毫米以下的膠粒,細心一看,這些膠粒的顏色及紅外線光譜,均與市面銷售的磨砂產品內的微塑膠極相似。霍年亨表示,兩個海域共找到11顆微塑膠屬多屬少難以評論,但如果微塑膠一旦依附了污染物,而被海洋生物吃下,海洋生物便會中毒,破壞海洋生物的食物鏈。

有學者在大嶼山一帶打撈到微塑膠,其顏色及大小與護膚產品的磨砂膠粒十分相似。(資料圖片)
綠色和平資深項目主任連佩怡表示,烏頭、蠔和丁香魚(白飯魚)等均被發現含有膠粒。(羅俊文攝)

綠色和平資深項目主任連佩怡表示,霍年亨的研究顯示本地污水處理系統,未能把從家居排放的微膠珠完全清除,導致微膠珠可直接排出大海。她續指,綠色和平最近整合58份有關微塑膠的文獻,當中3份顯示多達170種魚類及海洋生物,體內曾有吞食塑膠的紀錄,當中包括港人常食的烏頭、蠔和丁香魚(白飯魚)等。部分文獻資料如下:

2016年:中國沿岸的野生青口,每隻平均有4.6粒微塑膠;養殖青口平均有3.3粒2015年:三成地中海藍鰭吞拿魚含塑膠碎片2015年:四成印度丁香魚(白飯魚)含塑膠碎片

 

連佩怡說,文獻證明魚類及海洋生物吞噬塑膠的情況非常普遍:「這些碎片不經不覺入侵我們的餐桌,包括家常菜檸檬蒸烏頭、或是到日本餐廳吃刺身,也可能不經不覺在吃膠。」而造成污染的幫兇的可能是你和我。

環團指生蠔等貝殼類海產難以清洗,呼籲不想「食膠」的市民最好避免進食。(綠色和平提供)
環團推算港人使用磨砂產品,每日將48億粒微塑膠倒進海洋,相等於每年有111架雙層巴士重量。(羅俊文攝)

綠色和平今年4月至5月就委託浸會大學以電話訪問804多名市民,發現47.6%受訪者有使用磨砂產品的習慣,他們平均每周使用4.37次有關產品,團體推算港人每日將48億粒微塑膠倒進海洋,相等於每年有111架雙層巴士重量,誤成海洋塑膠問題的幫兇。

綠色和平促化妝及個人護理品牌停止在產品中加入微塑膠,政府亦應展開立法程序,管制含有微塑膠產品的生產和銷售;而消費者亦可透過分辨產品標籤(Nylon-12、Nylon-6、PMMA、PE及PP),避免選購含微塑膠成分的産品。她又建議,市民進食魚類前盡量去除內臟,但生蠔等貝殼類海產因難以清洗,警告如不想「食膠」應盡量避免進食,因為雖然目前仍未有研究指出,人類食下「多膠魚」後有什麼後果,但她認為也會增加中毒的潛在風險。

塑膠主要分為微膠珠及微塑膠纖維,前者常用於磨砂及個人清潔用品,後者則常見於衣服。(綠色和平提供)

食物安全中心引述歐洲食物安全局資料指出,縱使微膠粒可存在於海產體內,但由於膠粒主要殘留於海產的腸道內,市民因食用魚類而攝入該等膠粒的機會不大。同時,環團指市民仍可以透過進食貝殼類攝入微細膠粒,惟按現有的資料分析, 歐洲食物安全局認為因此而造成健康風險的機會不高。食安中心建議市民不要吃外表、氣味或味道有異的魚,也不要吃在沙灘拾獲的死魚。另外,市民烹調魚類前應徹底清洗及把內臟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