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天地】明愛元朗陳震夏中學 家校合作 弘揚孝道
「若要孝親教育取得成功,孝道文化必須成為學生生活的一部分。」孝道是傳統文化,若老師只依書直說、單向灌輸,不但無法引起學生的重視,更會失去學習動機。相反,讓學生在耳濡目染下將孝道精神內化,才是更佳做法。到訪明愛元朗陳震夏中學(下文簡稱陳震夏中學)校園,沿地面有蓋操場一直走到樓梯、走廊,不難發現全校鋪天蓋地張貼着孝親金句。
畫出愛──以畫傳情,答謝親恩
陳震夏中學中國語文科於2018-19年度推動「全年孝親培育計劃」,由黃綺筠老師、吳善揮老師及文德榮老師共同協作,以中一級中國語文科為起點,創設名為「生命之源,啟迪之始」的「孝親教育」校本單元。除了選用朱自清《背影》、劉向《孟母三遷》、《廿四孝故事》等傳統篇章外,還加入了與「孝親」相關的華語流行曲,如:蘇打綠《小時候》、小肥《負親》等。文德榮老師指,課程以切合學生生活經驗的流行曲作導入,再輔以一系列的創意教學活動,「能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更有助他們反思孝順家人的價值,讓孝不流於形式,而是切切實實由心而發。」
此外,三位老師更在課程中融入創意教學活動,以促進學生對孝道精神的反思,例如:代入孟子的角色,寫一封感謝信給孟母,答謝其養育之恩;為《廿四孝故事》創作四格漫畫與海報;以「我與父母最美的合影」為題,由學生選取與父母的合影,並輔以文字抒發感情。吳善揮老師憶及與家長的對話,家長感嘆家人工作忙碌少有合照,這份「功課」讓家人難得合影,實在是一件美事。
唱出愛──琅琅上口,絲絲入扣
校園各處除了古今中外的孝親金句,更有大量琅琅上口的華語流行曲歌詞,情意絲絲入扣──「沒法解釋怎可報盡親恩/愛意寬大是無限/請准我說聲真的愛妳……」正如讀者望着文字,心中已不期然哼出旋律!該校中五級學生林子軒表示,曾在課堂上學習陳奕迅的《單車》,從中體會到應及時向摯親表達愛意,其後中文科教師教授李密《陳情表》時,他就更能體會到當中的情思。提到以華語流行曲作為教學材料,黃綺筠老師笑著解說,身為中國人的我們重視孝道,同時羞於表達對家人的愛意,其實「對家人的愛意可以寫出來,亦可以畫出來;可以說出來,更可以唱出來!」只要用最適合自己的方式,人人都能夠盡情表達愛!
各科教師及孝親大使經常在早會進行深情分享,正好為校園樹立感恩的風氣,提醒大家及時行孝。當中,中二級學生吳小宇在參與孝親講座後,反思到「孝順不只是賺錢供養爸爸媽媽,更應該表達敬意,孝不應該與金錢掛勾。」歐陽麗琼校長憶述,眾多師生的分享都發人深省,其中鄭國強助理校長分享與父親相處的點滴,令她尤其深刻感動:「常言養兒方知父母恩,希望『全年孝親培育計劃』能教育學生代入父母的角色,體會父母的恩情,及時行孝。」
活出愛──貼近生活,實踐孝道
孝親精神應從小培養,該校中一級圖書課特別配合中文科「孝親」主題,活用多媒體教材施教,讓學生從華語流行曲、微電影、新聞報道等生活化材料,反思孝道的價值。此外,陳震夏中學推展八大孝親教育活動,包括:金句展示、攝影比賽、歌唱比賽、徵文比賽、標語比賽、Instagram專頁、孝親大使計劃及孝親獎勵計劃,該校教師強調孝親教育必須輕鬆活潑,同時為學生提供多角度的思考空間,使學生從情意上認同孝親的價值。
的確,現今世代家庭的組成背景較為多元,部分學生或生於單親家庭,或生於隔代教養家庭,若孝的表達只局限於單一方式,孝的對象只局限於父母,無異於斷絕他們的孝親之路。因而,吳善揮老師續指,灌輸廣義的孝敬觀念,提醒學生常懷感恩之心,對所有施恩於己的長輩行孝是非常重要的,「期望學生先知孝,後行孝,以至移孝及忠,成為一個忠孝的人!」
明愛元朗陳震夏中學網頁:https://www.cys.edu.hk/
明愛元朗陳震夏中學Instagram專頁:cyschinese
(內容由明愛元朗陳震夏中學提供)
歡迎所有中學、小學及幼稚園投稿至「01校園」,有意投稿者可將文稿及照片經電郵傳送至campus01@hk0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