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數據】買股有秘訣?股評建議「三價俱全」較信得過
股票市場變幻莫測,股價瞬間急升急跌,為做好風險管理,不少人在買股時,都會設定止賺和止蝕價。《香港01》分析本港4本財經雜誌過去一年的投資建議,發現買入價、目標價、止蝕價三種資訊中提供愈少資訊的投資建議,回報就愈差;而資訊量較多的投資建議平均表現較佳。另外,是次分析同時發現,財經雜誌中具名專欄的投資建議風險比匿名專欄低。
投資建議愈詳盡表現較佳
在今次分析的2746項投資建議中,有1664項(60.6%)在文中同時提供買入價、目標價和止蝕價三項資料,屬於「三價俱全」。至於提供兩項資料的建議有835項,即除買入價外只提供目標價或止蝕價,佔總數3成;另有247項投資建議(9%)只提供買入價。
同時記者假設以同等的價錢,就這些建議入市,並於買入股票後持倉或根據指示買賣,至今年3月31日作結算。
表現最佳的是同時提供買入價、目標價和止蝕價3項資訊的股票建議,在去年的熊市當中,平均只虧蝕2.97%;至於只提供兩項資訊的投資建議,回報亦較差,提供買入價和止蝕價的推介平均虧蝕11.01%;而提供買入價和目標價資訊的推介平均虧蝕7.31%。
不過,若只有買入價的投資建議,平均虧蝕多達15.5%,表現遠較提供較多資訊的股票差。
貼士涉及風險 是否匿名有分別
另一方面,在財經雜誌中,有些股票推薦,是由具名的股評人撰寫,但亦有不具名撰寫的專欄。到底他們有沒有分別?記者分析具名推介和匿名推介的表現後,結論是匿名推介風險較高,而具名推介風險較低。
在2746項投資推介中有1039項屬匿名投資建議(37.8%);其餘62.2%是具名投資建議。這些推介當中,部分根據推介提供的目標價或止蝕價而作出了買賣,部分卻因沒有指示或未到價而一直持倉。
上圖的三角型的大小,反映股票賺蝕的波伏程度,面積愈大,波伏愈大。記者分別計算匿名和具名投資建議中,買賣獲利、買賣止蝕和長期持倉的平均表現,發現匿名投資建議並獲利的股票,平均回報率可近兩成,但止蝕和持倉股票卻分別虧蝕9.7%和22.84%,表現波伏範圍較大。
不過,具名投資建議中,買賣獲利的平均回報率只有15.26%,比匿名投資建議平均回報少7.58個百分點;贏是贏得少,不過輸也輸得多,具名建議中買賣止蝕和持倉至期末的股票,則分別虧蝕9.16%和12.42%,兩者虧蝕均相對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