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2018】土地大辯論的喜怒哀樂 黃遠輝:百感交集的一年
港人多年來備受房屋問題困擾,為走出土地困局,去年特首林鄭月娥宣布成立「土地供應專責小組」,讓社會來一場「土地大辯論」冀達至社會共識。經過多個月的公眾諮詢,專責小組終於在去年12月31日提交最終報告,為一場歷時16個月的大辯論暫時劃上句號。
作為專責小組主席的黃遠輝接受《香港01》專訪時,坦言2018年為百感交集的一年,充滿喜怒哀樂。面對小組備受各界評擊,當中不乏「傻仔」、「廢柴」等尖酸刻薄的形容詞,黃遠輝仍從未有後悔扛上主席一職,「我從來未想過辭職!」
展望將來,他堅信報告呈現社會主流意見,各界應同心協力推展工作,「睇唔到點解政府要選擇性執行,政府不能凌駕社會上主流共識。」
特首林鄭月娥於2017年上任後,隨即稱要讓社會就土地議題來一場「大辯論」。其後更宣布成立土地供應專責小組,委任黃遠輝帶領小組掀起這一場土地大辯論。經過16個月的工作、5個月的公眾諮詢,走過逾180場的活動,小組終於2018年的最後一日,向政府提交最終報告。
不認同小組諮詢「做戲」
回顧2018年,黃遠輝坦言最大體會亦離不開專責小組的工作,「16個月的工作中可說是百感交集,」回想起公眾諮詢期內的點滴,更是有苦有甜。黃遠輝稱,於諮詢期內不乏批評的聲音,最深刻為論壇內有發言者宣稱小組工作為「做戲」、「假諮詢」,更呼籲在場的公眾不必認真對待,「在那些場合會有點氣。」氣的原因非源於對小組工作的否定,而是言論漠視公眾的投入度,「正值夏天好熱,參與者仍坐於戶外地方認真填問卷,大家都好認真對待。」
解決房屋困局停滯不前 「50年來未有改變」
諮詢期內,小組遭到社會各界的批評,官場內也有人嫌他不合作,甚至有人稱小組為「廢柴」、「傻仔」。面對種種的批評,黃遠輝的態度頗為正面,不但多次於公開場合重提批評,更經常自嘲,「只不過是極少數聲音。」
扛上主席一職可曾有後悔一刻?「對於我自己而言,不會亦從來沒有考慮過辭職。」他更形容,這一次的工作是「社會給予我們的一個機會」。
不過,對於年輕時曾於籠屋渡過的他坦言,目睹社會於房屋議題上停滯不前,令他最感到哀傷,「50年來未有改變,是我們不希望見到。」
最終報告已提交予政府,社會上不乏對政府取態的質疑,認為「明日大嶼」、「土地共享計劃」等已顯示政府早有前設。不過,黃遠輝則稱報告承載著社會主流意見,有信心政府會接納報告的建議,「這個共識不能被小組或小組成員凌駕,甚至政府不能凌駕社會上主流共識。」
展望2019,大辯論過後如何走出土地困局?黃遠輝認為,是行動的好時機,不但政府不應選擇性執行土地選項,而社會必須同心協力共同推展土地供應方面的工作,「我們沒有多餘空間去選擇做或唔做,就所有可行方案基本上要全速上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