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大辯論】擬發展新界棕地 涉千三公頃 團體斥低估棕土潛力
撰文:文雪萍
出版:更新:
土地供應專責小組將於本月底提交終極報告,昨(19日)有消息傳出小組已大致完成初稿,3個短中期選項敲定新界棕地、新界私人農地及粉嶺高爾夫球場。本土研究社成員黃肇鴻今(20日)出席港台節目表示,發展棕地為社會共識,惟政府沒有就棕地發展作長遠規劃,又指本港棕土面積應有1,500公頃,並非政府所述的1,300公頃,認為政府低估棕土發展潛力。
土地供應專責小組將於月底向政府提交最終報告,有消息指小組已敲定8個土地供應選項,包括3個短中期及5個中長期方案為優先選項,包括新界棕地、新界私人農地、粉嶺高爾夫球場、維港以外填海、東大嶼都會填海、岩洞和地下空間、內河碼頭及新界新發展區等。
本土研究社成員黃肇鴻今(20日)出席港台節目《千禧年代》時表示,小組所指的棕地面積僅得1,300公頃,質疑政府低估棕土發展潛力。他續說,不少新界地方有部份佔大面積的棕土用地,如洪水穚、元朗八鄉等,估算後新界棕地總面積多達1,500公頃,較小組聲稱的1,300公頃多出200公頃,當中有1,000公頃未納入新發展區及具房屋發展潛力的用地内。
他指,本土研究社透過Google Map 、ArcGIS等地圖工具,從衛星圖片及航空照片上辨識棕土的分佈,發展不少棕土用地僅為停車場,更能清晰分別車輛類別,並非如小組所述的重型作業;小組的問卷中提及的330公頃棕土,只佔研究中未有發展計劃的三成,認為政府貶低棕地潛力。
他說,建議政府應以「棕土優先」,並以收回土地條例整頓新界鄉郊規劃。短期內應進行凍結調查,以紀錄棕土現況、加強執法及透明化改劃的程序。中期應加重罰則、重新制訂發展審批地區圖。而長期應策略性重置棕土作業,及修復棕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