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機構:兩成港人大灣區電子支付消費 料五年後或增至八成
調查機構尼爾森(Nielsen)早前調查發現,不少港人都會到粵港澳大灣區(大灣區)旅遊,在當地除了用現金、信用卡消費外,亦會使用手機支付等電子支付工具。
尼爾森香港及澳門董事總經理李國基接受《香港01》專訪時表示,雖然目前兩岸三地電子支付方法迥異,但預計手機支付將成大灣區的支付生態主流,認為政府在推動電子支付擔當重要角色。他估計,長遠而言三地支付模式融合是必然結果,預計5年後或有多達八成港人在大灣區使用電子支付。
大灣區涵蓋香港、澳門以及深圳、廣州等9個廣東省城市,去年大灣區內的生產總值(GDP)合計1.5萬億美元,當中香港、深圳及廣州貢獻最多,經濟規模堪比世界其他主要灣區,如紐約大都會區及東京灣區,甚至是韓國及澳洲等國家。
大灣區為港人旅遊熱點 料電子支付成主流
擁有龐大經濟體系的大灣區,亦是港人常去消費熱點。尼爾森在今年五月透過網上問卷訪問了約1000名18至64歲港人,當中81%人在過往一年曾到深圳、澳門及廣州等大灣區城市旅遊,主要以現金、信用卡消費,不過亦有20%人以手機的電子錢包作支付方式,包括支付寶(Alipay)、微信支付(WeChat Pay)及Apple Pay等。
李國基指,現時智能手機大行其道,支付模式亦逐漸由傳統的現金及信用卡轉變成手機支付,預計未來大灣區亦不例外。
兩岸三地支付模式南轅北轍 港澳電子支付發展相較慢
然而,目前大灣區各地的支付模式發展南轅北轍,消費習慣大相徑庭。根據中國工信部數據,去年內地移動支付交易規模達150萬億元人民幣,居全球首位,反映手機支付在內地大行其道;只要手機在手,即可透過電子支付工具繳付所有費用。
反之,本港雖早在八、九十年代推出八達通及易辦事(EPS)等電子支付工具領先亞洲,但卻無以為繼,未有嶄新的電子支付工具面世,現時仍以現金及信用卡作主要支付方式,加上手機支付發展亦停滯不前,以致本港電子支付形式相對單一。
港人消費習慣 或成電子支付發展滯後主因
李國基直指,近年內地電子支付發展速度,確實比港、澳兩地相對較快,原因在於近年內地電商盛行,「電子支付發展與電商有莫大關係,如果電商盛行,購買力增多,對電子支付需求會相應提高,從而促進電子支付發展。」
他認為,本港電子支付發展滯後,原因之一是港人已習慣「細額交易用八達通、大額交易就用信用卡」的消費模式。其二則為零售商未有刻意為市民提供更多電子支付形式。他又指,港人擔心帳戶安全、私隠外洩等問題而對電子支付卻步。
政府支援角色重要 港府應主動「落水」
李國基續指,內地電子支付發展成功之道,不只在於電商發展,政府支援、零售商配合同樣不可或缺。他認為,隨著近年港府推出智慧城市藍圖,可乘勢向市民宣傳更多電子支付概念,令大眾逐漸接受;另可向不同層面的零售商提供援助,例如協助他們安裝電子支付所需的器材或提供補貼等,促使他們提供電子支付服務,擴展電子支付的覆蓋率。
看俏本港電子支付發展 三地融合只屬時間問題
目前金管局已向16家公司,發放儲值支付工具牌照(SVF),容許在港提供手機電子錢包服務。李國基表示,隨著越來越多電子支付工具營運商搶佔市場,本港電子支付發展將加快,預計港人的支付習慣亦會隨之改變,「雖然目前只有兩成港人在大灣區會用手機支付,但預計五年後,有信心有關比例將超過一半,甚至可達八成。」
他又相信,基於大灣區計劃落實,三地政府將相繼推出配套、措施去連接區內各地,包括港珠澳大橋等基建項目,同時三地的電子支付工具營運商亦會加緊在區內擴張,並將區內電子支付工具互通,估計三地電子支付必然融合,但整體發展模式及具體時間則言之尚早,要視乎各地往後發展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