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處調派後指引增至32種情況 引導市民救護車抵前穩定傷病者

撰文:周峻峯
出版:更新:

為進一步加強緊急救護服務,消防處推調派後新指引,由原本6種常見傷病情況,增加至32種,包括創傷、哽塞、昏迷/暈倒、分娩、心跳或呼吸驟停等傷病情況,協助召喚者在救護人員到達前,為傷病者提供適當的急救指引。
消防處助理處長(總部)楊恩健表示,新指引就即日起試行,10月4日起正式推行,現有服務承諾仍維持在12分鐘的目標召達時間內處理。他強調,新指引簡單、容易做到,助市民穩定傷病者情況及提高其存活機會。

消防處助理處長(總部)楊恩健表示,新指引簡單、容易做到,助市民穩定傷病者情況及提高其存活機會。(張浩維攝)

消防處自2011年起,為6種常見傷病情況:流血燒傷、手腳骨折或脫臼、抽搐、中暑和低溫症,向緊急救護服務召喚者提供調派後指引,讓傷病者在救護人員到場前及早得到旁人的適當護理。

為進一步加強緊急救護服務,消防處於今年引進新電腦系統,協助提供調派救護車後指引,並增加至32種指引類別,包括創傷、哽塞、昏迷/暈倒、分娩、心跳或呼吸驟停等傷病情況,讓市民/召喚者使用緊急救護服務時,控制中心人員可提供全面適切的指引,以助穩定傷病者的傷勢或病情,減少延誤就醫及存活率。

楊恩健表示,據消防處統計在2011至2018年,共發出4萬多個指引,而處方過去電話訪問18600個曾使用該指引的市民,99%人表示容易做到。

被問及市民無緊急救護經驗,如何肯定可依循指引。楊恩健稱,指引由國際緊急調派研究院研發應用超過30年,在40個國家,約3000個緊急部隊調派中心,已採用類似的電腦系統和發問指引。他強調指引簡單,市民容易做到。

若遇上有人哽塞 愈早處理生存機會愈高

現場又為記者提供示範,例如消防人員會先簡單詢問傷者發生甚麼情況,若召喚者能指出是哽塞,系統會即時顯示數個問題,引導他去施以救援,包括傷者是否清醒、姿勢是以站立、坐下或倒地;其後逐步教他如何以抱腹的方法助傷者吐出哽塞物,最後傷者回復清醒,再由趕到救護人員處理。

醫務總監(調派後指引)蔡宇暉表示,傷病者被急救時間尤其重要,如遇上有人哽塞,一般只有3至4分鐘能維持清醒,如愈早有召喚者能夠依循人員指示去處理,傷病者生存機會愈高。

消防處即場示範新指引,控制中心人員如何向召喚者提供協助,為傷病者作初步處理。(張浩維攝)

楊恩健明言,參考該組織的建議,評估現時控制中心的每月救助數字、高峰時期的救助數字,加上過去數年平均救助數字,處方增加18人能足夠應付新指引。

他稱,現有服務承諾仍維持不變,緊急救護服務召喚在12分鐘的目標召達時間內得到處理,每宗服務由2名人員負責,其中1人仍負責調派救護車,另1人則保持通話詢問現場傷病者的情況,並按指引向召喚者提供協助,作初步處理。

不過,有傳媒問及如市民依循新指引,傷病者情況惡化或不幸離逝時,責任誰屬。楊恩健沒正面回應,只稱新指引遵從國際緊急調派研究院,不會使傷者情況惡化,由系統輔助提問引導市民作初步處救治,相信不會有太大偏差;亦得知該組織暫未收到,因錯誤指引而出現的民事訴訟和責任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