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城小區・深水埗】年輕一代用背囊、豆花、紮作、旅舍推陳出新
深水埗,一個耳熟能詳的名字,在滿佈舊式的唐樓和五光十色街道之中,潛藏著充滿朝氣的新活力。年輕的新一代,漸漸紮根於此並茁壯成長,為這個舊區注入不同創意,如自製背囊配飾、承傳推廣街頭小食、具「香港味道」的青年旅舍、及新派紙紮祭品。
香港旅遊發展局今(10日)起展開「香港・大城小區—深水埗」推廣項目。
Doughnut由深水埗紮根 及後衝出國際
「香港製造」的本地背囊和配件品牌Doughnut,由任永鏘(Rex)和鄭冠文(Steven)於修讀大學時創立,其後品牌紮根深水埗,在福華街一間地舖開設旗艦店,經過多年發展,已在香港設有四間門市,商品更遠銷台灣、菲律賓和歐洲,而顧客多來自亞洲地區,如日本、新加坡和馬來西亞。任永鏘表示:「你可以說我們是毋懼風險,敢於在深水埗創業的第一批先鋒。」
任永鏘喜歡在深水埗的不同布料攤檔,搜羅心水材料。他說:「現在許多人喜歡自製手工藝品。」時代轉變,傳統商戶也配合轉變經營模式,他續指:「販賣布料的公司,以往喜歡一次過訂購大量布料的大訂單,但現時也樂於接受每次只訂購一、兩幅布的小訂單。」如今的深水埗大南街,亦有皮具專家阿里皮藝和Brothers Leathercraft,及藝術空間Form Society加入推廣潮流。
家庭式經營公和荳品廠 緊密的美食社群
公和荳品廠是一家歷史悠久的豆腐食品和製品廠,早於1960年代於深水埗北河街經營,目前第五代當家正是蘇意霞,其父母於1997年接手店舖,並保留所有傳統食譜和營運方式。
蘇意霞曾於摩根大通和高盛兩家投資銀行工作,及後隨著家人年紀漸長, 她決然離開金融業,接掌家族生意,並希望將豆品製作工藝發揚光大。她表示:「過往許多傳統香港工藝都逐漸失傳,原因是後繼無人。但我們選擇堅持下來,更不斷得到傳媒和網民支持,令我們的店舖一直受到注目。」
公和的招牌豆腐花向來深受歡迎,蘇意霞透露,至今仍保持手磨古法製作豆腐花,將大豆磨成漿,經過隔渣等多重工序,需時11至13小時,「所以我們的豆腐花豆味濃郁,尤其熱食時,會散發出與眾不同的豆香。」
「雲吞麵」既是地道美食 亦是背包客旅舍
位於荔枝角道一幢11層高唐樓的Wontonmeen(雲吞麵)旅舍,以地道美食「雲吞麵」命名,向旅客提供租金實惠的落腳處。業主蔡佩兒是室內建築師,因希望祖父興建的樓宇可繼續造福深水埗社群,她便把該樓層化身為方便背包客入住的旅舍,並融入四周樸實無華的環境,拓展新用處。
Wontonmeen旅舍設計十分特別,結合現代大學宿舍和充滿老香港特色的公共空間,四周擺設許多古董,例如郵箱、街燈和相片等,配上天花和牆壁懸掛的裝飾,充滿懷舊氣息。
蔡佩兒認為,香港未有很多為背包客而設的有趣住宿設施,故想利用這家旅舍來回饋街坊、旅客等。她表示:「我們會不時舉行社區工作坊,讓有需要的小孩砌唐樓模型。我們希望向小孩介紹唐樓,讓他們認識有關歷史,以及為唐樓感到自豪的原因。」
與時並進的紙紮祭品
製作紙紮祭品的手藝已獲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在福榮街的一間不太起眼的小店「寶華扎作」,便是專門製作拜祭之用的紙紮祭品。店主歐陽秉志(阿志)畢業後,從父親手上接掌這間數十年歷史的店舖。為開拓客源,阿志製作與時下潮流相關的紙紮工藝品,「我將製作後的紙製滑板車和機械狗,掛在店面,吸引了傳媒注意,於是訂單接踵而來。」
阿志會製作各種特色紙紮製品,如釣魚桿、雞翼湯麵等,度身訂造的產品無一難到他。阿志表示,製作產品時會先上網搜集資料,及後製作試驗品,成功後才正式做紙紮品交貨,「因為最後會化為灰燼,每次出貨前我都會拍照留念。」阿志的部分作品曾在海外藝廊展出,包括希臘雅典的The Breeder,被視為瑰麗的工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