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天地】連IB狀元都應該有「非醫生律師奬學金」?
最近,係社交媒體同報紙上,發現有位前港姐男友名人提供「DSE狀元非醫生律師奬學金」,總值3000獎學金兼請食飯。
佢既提議係想反對學生純粹為錢選科,反對功利主義, 想鼓勵學生為更崇高既理想讀書。
我完全同意香港既精英應該追求更多元化既出路,香港唔應該咁悶。所以我十分好奇IB畢業生是否也如此狹隘。從2017年到2018年,在我與拍擋創辨既IB教育中心HKExcel, 有11名獲得滿分的ib學生。11名狀元中,有9位決定在大學裡攻讀法律或醫學,1位想要讀社會學,另一人想要讀文學。咁係咪反映香港既精英真係如此狹隘呢?
我作為從事教育業務的90後創業者,希望分享一下自己既睇法:
我一直相信,動力係讀書成功既必備要素。成功既人背後必定有能激勵自己既原因。由於一定要接近滿分先讀到法律或醫科,所以真正想做醫生或律師既人心定有比普通學生更強大的動力。 相反,有其他目標,例如想從商或者做運動員既學生,根本無必要考咁好,自然唔會係壯元。所以,IB精英都選擇醫學或法律的真正原因並唔係因為IB畢業生既思想好狹隘,而係因為真正想讀醫科或法律既學生先最有機會搵到足夠動力係IB中取得成功。想創業既學生實在唔需要太出色既學術成績。所以,唔會有狀元話自己想創業。
咁同DSE學生相比,IB學生會唔會比較多樣化?
答案是肯定的yes。我本身係加拿大國際學校讀IB畢業。我唔少既高中同學 (全部都唔夠二十七歲)巳經開始做自己生意。據我所知,除了我之外,我畢業那年,約100名畢業生中,有超過5名已經開始創業,其實算好高!有好多唔同類型的公司,從餐館到手機殼公司都有。相反,我女朋友係傳統高中畢業既同學當中,就無一個創業。
點解會咁?
係香港,大約95%的IB學生都能夠獲得大學學位,唔會有入唔到大學既壓力。另外,大多數IB學生來自富裕的家庭,一般IB學生唔會有搵錢既壓力。最重要既係,IB課程更鼓勵獨立思考,規矩遠比傳統學校小。自由意志及獨立思考對創業至關重要。
咁係咪意味IB學生係創業方面更有優勢?我認為唔一定。我partner同我女朋友(一樣係創業) 都係讀傳統學校出身。以我觀察,傅統學校既人往往比ib畢業既更有不成功便成仁既決心,對成功更渴望,可能係因為為佢地一般唔係來自富裕的家庭。相反,IB畢業生往往更laid back, 著重盆生意型唔型,多過搵唔搵到錢。
(文章由HKExcel IB Specialist, https://www.hkexcel.org/ib-courses提供)
歡迎所有中學、小學及幼稚園投稿至「01校園」,有意投稿者可將文稿及照片經電郵傳送至campus01@hk0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