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大研究重塑香港採石業二百年歷史 冀政府參考外地保育石礦場

撰文:李家偉
出版:更新:

土地大辯論進行得如火如荼,政府亦將填海造地列社其中一個解決土地問題的方案。常說「移山填海」,但香港用以填海的建築和砂石原料,原來超過百分之九十都是依賴進口。
雖然現今碎石原料都來自外地,但由香港大學房地產及建設系兼任教授潘新華領頭的研究團隊指出,石礦業曾經是香港的一個重要經濟支柱,除了能自給自足,更可以遠輸海外。
潘新華認為,香港的採石業曾經在香港土地開拓發展歷史中擔當一個重要角色,認為政府可以參考外地保育經驗,將保育現有石礦場納入發展藍圖。

潘新華(右)帶領的研究團隊指出,香港採石業曾經在香港土地開拓發展歷史中擔當重要角色,建議政府可以參考外地保育經驗,保育現有石礦場。(李家偉攝)

石礦業曾是香港經濟支柱

在英國殖民政府的管治初期,原來石礦業是繼鴉片轉口後的其中一個香港經濟支柱。研究指,香港古時位於活躍火山帶,出產的花崗岩屬於最優等的一級石材,在1842年開埠時,香港島四分之一的人口都從事採石有關工作,港九新界的礦場超過一百個,香港建築原料曾經可以完全自給自足。

而香港現時僅餘的歷史建築如赤柱的美利樓、終審法院大樓等,其實都是用本地出產的花崗岩石建成。除了滿足本地需求,當年本地出產的花崗岩更供應鄰近的廣東和遠銷美國三藩市。

潘新華透露,殖民地政府著手改革採石業,創造不少營商及就業機會。(李家偉攝)

殖民地政府改革採石業 創造營商及就業機會

香港採石業曾經蓬勃,原來有賴英國殖民政府。潘新華指,第二任港督戴維斯於1844年履新不久,看到香港島的村民在海邊採石,但這些石礦場卻都是向中國政府繳稅而非殖民地政府,遂頒令礦場與島民只可向殖民地政府繳稅。然而當時政府所收的地稅並不多,大概只佔政府總體的2%收入,政府的主要收入仍是依靠鴉片轉口。

潘新華解釋,當時稅收的款額不多,形容殖民地政府當時頒令收稅其實只是為了彰顯主權,而在頒令後,殖民地政府更著手改革採石業,將開採石礦規範化,創造不少營商及就業機會。

研究團隊指,香港古時位於活躍火山帶,出產的花崗岩屬於一級石材。不少香港著名歷史建築物例如已遷移到赤柱的美利樓、中環茶具博物館、終審法院大樓等,都是採用本地出產的花崗岩建成。

以往香港石礦業除了供應本地市場,更會出口花崗岩至廣東省以至美國三藩市。研究發現,在1888年落成的廣州石室教堂所用的花崗岩來自香港牛頭角及茶果嶺兩個石礦場。另外,位於美國三藩市金融區、現已拆卸的 Parrott Building,為了達致防火功效也採用香港石材,當年是由香港用船將花崗岩運到三藩市,並有香港工人隨船到美國,協助興建大樓。

曾經在美國三藩市金融區、現已拆卸的 Parrott Building,原來也採用香港的石材。(李家偉攝)

學者:香港採石業有近200年歷史 曾擔當重要角色

潘新華稱,香港的採石業有近200年歷史,形容採石業曾經在香港土地開拓發展歷史中擔當一個重要角色,然而現時香港運作的石礦場只有藍地礦石場,只應付到少於百分之十的本地需求。

他坦言現時即使政府正研究地方再開採石礦,亦難達到自給自足的程度,但可以考慮提高供應量,當遇到石礦運送意外時,政府亦有相應的庫存減低損失。他又指,政府可參考如新加坡等外地的保育經驗,在發展規劃時一併考慮環境保育因素,將保育現有石礦場納入發展藍圖。

潘新華(右)手持往時用作提醒採石工人將進行爆破工作的銅鑼。(李家偉攝)

現時本港只有藍地礦石場維持運作,產出只能應付不多於一成本地需求,研究團隊認為政府可參考外地保育經驗,在規劃時一併考慮環境保育因素,將石礦場納入保育藍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