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大改革學士課程 學校實習增至八星期 冀增強準教師前線體驗

撰文:鄺曉斌
出版:更新:

香港教育大學將於2019/2020學年,正式推行教育課程改革。為讓學生累積更多實習經驗,教大計劃延長學生的教學實習期,由目前的6個星期,增加至8個星期。校方表示,延長實習期是希望讓學生有更完整的前線教師體驗,適應學校內的工作環境,學生能有更多時間與教師同事、校長相處溝通。

教大計劃延長學生的教學實習期,由6個星期增加至8個星期。(資料圖片)

教大表示,為能更好地裝備一眾未來教師,因此將於2019/2020學年推行革新版教育學士課程。其中,大學計劃增加學生在坊間學校的教學實習期,由6個星期增加至8個星期,亦會增設學分,讓學生將學習經歷整理成「電子學校體驗及專業學習歷程檔案」,讓學生反思其實習經驗。

副校長(學術)李子建表示,目前國際大趨勢開始強調前線實習體驗,而部分校內學士學位課程早前已推行8個星期、接近整個學期的教學實習,深受學生歡迎,因此計劃全面推行至校內課程。

增加實習期讓學生有更完整前線經驗

教務長鄭美紅認為,教大學生在實習期間的課堂教學上並無問題,惟校內工作環境的體驗也同樣重要,與教師同事、校長的相處溝通適應需時,因此計劃增加至8個星期實習,讓學生有更完整前線體驗。

(左起)謝家浩、姚偉梅、鄭美紅、李子建、甘偉強。(鄺曉斌攝)

增「總整專案」畢業不只侷限寫論文

課程革新的另一重點是強調自主學習,在下學年起,教大將增設「總整專案(Capstone Project)」,學生可透過作品設計、籌辦項目、展覽或表演等方式,展示在學期間學到的知識,而不再侷限於只能撰寫畢業論文。

教大計劃在2019/2020學年,將「電子學習歷程檔案」推廣至所有學士學生。「電子學習歷程檔案」是通識教育課程的一部分,包括學生的課程、科目、通識教育等方面的學習成果,佔3個學分。

另外,為切合特殊教育界的需要,教大特殊學習需要與融合教育中心聯同3間特殊學校、知識共享協會,開展「特殊學校校本教材電子化計劃」,建立一套共享電子教學資源庫。參與計劃的32間特殊學校可在該平台下載及分享電子教材,目前資料庫已完成約320本電子教材,預計2019年前會出版572本電子書。

中心總監冼權鋒表示,坊間出版商雖然有出版電子書,但並非針對特殊教育學生的需要,亦未必願意投放資源開發,因此希望透過計劃支援特殊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