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顧問護師】30年工作熱誠不減 創新傷口癒合法加快病人康復
多少人可以一份工做足三十年?醫護人員工作忙碌,人手短缺眾所周知,伊利沙伯醫院骨科顧問護師曾家傑卻從事護士一職長達三十年,今天的他仍然抱有一腔熱誠,活學活用,更與團隊研發出創新的護理傷口方法,務求令病人提早康復。
人口老化,長者病人增多,骨科病房亦經常爆滿,伊利沙伯醫院共有5個骨科病房,但去年特別把半個骨科病房,約20張病床分配為脆性骨折病房,以便更好地照顧患此症的長者。
【公立醫院顧問護師系列之三】
我地目標係令病人盡快康復,需要兩個星期先可以康復的病人,我地就幫佢一個半星期就可以康復!
看似不嚴重的傷口,對病人而言卻十分折騰。曾家傑任職的骨科病房,經常遇到類似78歲陳伯的故事。
陳伯憶述,今年農曆新年的年初八,巴士的一個急彎,令陳伯不慎在車上跌倒,一個細小的傷口更足足折磨陳伯兩個月。他憶述,受傷後腳腕關節位擦傷,最初以為只是輕微擦傷,豈料傷口長出水泡,疼痛難耐下,一個月後再度求醫,發現傷口出現膿瘡。
護士對傷口護理駕輕就熟,眼見病人的傷口出現膿瘡,一般需要清膿及逐步處理傷口,包括以不同敷料去協助處理傷口,但需時較長。入行30年的曾家傑,處理過大大小小、簡單或複雜的傷口,但一直力求創新,惠及病人。他與團隊去年研發全新的漸進式傷口癒合法,令陳伯的傷口加快痊癒,他住院約一個月便可出院。
曾家傑向記者娓娓道來這個新做法,漸進式傷口癒合法是以護士徒手將傷口的邊緣皮膚又拉緊又放鬆,從而將傷口推至癒合,每次推拉傷口的過程後,護士會以醫療膠布緊貼傷口兩側,並使用負壓引流機平衡傷口壓力,避免傷口出現破裂。這個方法既加快傷口癒合,又減少病人需要「補皮」的機會。倘用一般做法傷口或需時兩星期癒合,採用新癒合法,同一類傷口需時一個多星期可癒合。
骨科病房不少常客是老人家,細微至傷口護理,大至骨折,曾家傑都需要跟進。所謂「老人家跌親可大可小」,主要因為長者的骨質密度較低,長者亦較大機會出現骨質疏鬆,輕微碰撞都足以令他們骨折,又稱為脆性骨折。故此,不少骨科病房會為他們提供特別護理,包括適合的物理治療及令其傷口盡快痊癒。
香港老人家好多時跌親後無人照顧,需要搵老人院,但資金又不足,所以有兩個專職護士負責處理。
醫護人員人手短缺的問題已非一時三刻,日常臨床的工作已足以令他們工作繁忙。曾家傑透露,脆性骨折病房內20張病床之外,病房內還有38張骨科病床,但服務高峰期時病床一度需要加開至60張。不過他認為,即使如此,仍堅持需要提升病房環境及病人的住院質素。不少長者病人出院後沒有家人照顧,醫院仍有護士專責與社會福利署溝通,幫助長者;亦有護士負責做「談判專家」,與病人傾談出院事宜。
伊利沙伯醫院設長者友善骨科病房
財政預算案提出不少針對人口老化的政策,增加長者醫療劵金額,落實施政報告中提出的安老服務措施。公立醫院內亦有相應措施應付長者問題,因應人口老化,伊院骨科病房特設20張病床提供給脆性骨折的病人,而該病房更引入長者友善設計,包括採用暖色病房及在扶手上包上皮層,防止長者撞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