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界Victoria Dockside建築師 親述往日巨星出入新世界中心
在東急百貨「血拼」、到有「小紅館」之稱的海城大酒樓夜總會聽徐小鳳、羅文、陳百強等巨星獻唱、靜待正門的大時鐘報時……曾幾何時,座落於尖東的新世界中心成為港人購物和追星熱點。1978年落成,新世界發展2009年起拆卸,斥資200億元興建綜合型發展項目「Victoria Dockside」逐步落成,第一期已於昨天(26日)正式開幕。有份參與項目的建築師彭明理(Daniel)早與新世界中心結下不解之緣,互相見證對方成長與變遷。
兒時住新世界中心服務式住宅
「每逢年初二,便邀請親朋到家中一同欣賞煙花,因家面向灣仔,煙花就像在面前劃過。」Daniel向記者雀躍地說。40出頭的他現為新世界發展的高級項目經理,在1985至1991年與家人入住新世界中心的服務式住宅,小三至初中的童年在此渡過,他還記得小時候會在樓下餐廳舉辦生日派對,不時會到商場逛書展及看車展,回憶十分深刻,「那段是人生成長較為重要的時間,小三開始結交不同朋友,到處在區內閒逛。除了新世界中心,還會到藝術館、太空館,回憶很豐富。」
升降機內碰到譚詠麟 梅艷芳
在他眼中,新世界中心的特別之處在於它是本地少數混合用途的建築,集酒店、辦公室、住宅及商場於一身,出入的住客身份不簡單,有時更星光熠熠,「有許多明星出入,不時會在升降機撞到譚詠麟、梅艷芳、葉倩文等……」他憶述道,當時也有幾所著名的餐廳進駐新世界中心,因環境較寧靜,不少明星也會選擇到此簽約。
在此經歷六個寒暑後,Daniel舉家移民至澳洲,在大學修讀建築,時至2000年才回流香港,在建築界打滾。對他而言,參與Victoria Dockside項目是大展拳腳的好機會,同時期望能將自身在新世界中心成長的經歷,置於此項目之中。
命名Victoria Dockside 拒絕公式化
Victoria Dockside第一期——佔大樓15層的甲級寫字樓K11 Atelier已於昨天(26日)正式開幕,預計於2019年全面啟用。 事實上,新世界中心的原址為1910年落成的藍煙囪碼頭,該處連接首條通往內地的九廣鐵路,令香港一躍成為貫通國際及內地的環球物流樞紐,而新項目取名為Victoria Dockside,正是啟發自這座城市不同時代的意義:「Victoria」代表今天的維多利亞港,而「Dockside」則指當年的藍煙囪碼頭。
Daniel解釋,希望強調社區的整體性,並非單一棟高樓,因此不將新項目命名為「tower」或「building」(大樓)。一百座建築總有一百種面貌,Daniel期望,希望新項目有自身特色外,能與周遭的文化中心及藝術館產生協同效應。
談起重建,Daniel早從7年前便開始參與。這些年來,他觀察到許多嶄新的購物商場在尖沙嘴湧現,街頭生活相對減少。面對社區的變遷,記者問他有否感到欷歔,「都有這感覺,舊時好事物都被拆去,好多回憶也沒了。但始終社會要進步,香港始終地少人多,這也無可避免,但如一些公共空間,值得要保留的便要去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