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鑼灣巨舖劈租、核心地帶現「吉舖」 蛇王二:小店難生存唔健康
本港零售市道乍暖還寒,差估署日前重估差餉租值,指商舖租值最新微升至0.8%,但反觀部分核心鬧市地區,巨舖劈租、吉舖的情況仍然存在,曾一度成為「全球最貴」街道的羅素街,最後一間「吉舖」劈價5成後,終在去年由太子珠寶承租。
《香港01》記者昨(2日)走訪多條銅鑼灣核心鬧市街道,一線街道如羅素街,仍被鐘錶、名牌時裝等奢侈品牌佔據,但謝斐道、駱克道等,短短一段路上已有約10多間空置「吉舖」。
紮根銅鑼灣逾30多年的「蛇王二」店長羅長熙說,見證當區由民生小店林立變成「藥房街」,近年因租金上漲難令小店能夠生存,情況並不健康,「以前食一間茶餐廳會食10年、8年,現時沒有了。」他又期望日後租金可平穩發展,民生行業能重新進駐銅鑼灣。
差估署早前公布最新的差餉租值,數據顯示銅鑼灣區核心街道的租值普遍維持跌幅,《香港01》記者昨日到謝斐道、駱克道一帶,發現仍有不少「吉舖」,如世貿中心至鵝頸橋的一段謝斐道,已有7間空置舖位,當中謝斐道482號的信諾環球保險中心地下,一連有3個大面積的「吉舖」,其中一個原先是人氣甜品店「小甜谷」,該店每月租金為28萬,日前已結業離場,另灣仔消防局至崇光百貨的一段駱克道,亦有5個吉舖。
租值下滑 自由行仍主宰街道面貌
記者現場統計,駱克道和謝斐道均以零售及飲食為主,當中不乏大型連鎖店如翠華餐廳、譚仔雲南米線等,但值得注意的是,單是駱克道的一段街道,已有19間售賣化妝品、日常護理用品的藥房及藥妝店,包括連鎖店SASA、Colourmix及7間藥房。不少內地自由行旅客拖著行李篋出入,反映自由行仍主宰該區的街道面貌。
羅素街業主劈租 鐘錶珠寶商重返
此外,昔日為全球最貴零售地段的銅鑼灣羅素街,名店天價承租的風光不再、曾一度出現多間吉舖,有業主更索性以短租方式出租。
不少業主眼見零售市道疲弱,近年都決定下調租金,但羅素街一帶租金稍減,就立即重新吸引鐘錶珠寶等奢侈品牌「重返現場」。例如羅素街58號地下A號舖,LVMH旗下鐘錶品牌Zenith曾於2011年以高價140萬元承租,一度成為「舖王」,但其後約滿離場,現場亦丟空半年,最終由太子珠寶於去年12月底,以月租70萬元承租,租金劈價5成;瑞士鐘表集團Swatch旗下寶珀(Blancpain),曾於2012年起以152萬元承租同一條街26號地舖,去年僅以94萬元續約,比7年前的舊租金下調近4成。
受自由行帶動,過往多為名店的羅素街,隨著消費模式改變,化妝品店舖亦能佔一席位,韓國化妝品牌innisfree於2016年,就以月租60萬元承租羅素街59號地舖,該舖位於2013年曾締造160萬月租水平,幾年間租金跌幅近6成。
老店主:「大銀碼消費多」
位於謝斐道與波斯富街交界的老店「蛇王二」, 已屹立銅鑼灣約34年,店長羅長熙見證銅鑼灣數十年來的變化。他憶述約10年前的謝斐道、駱克道及波斯富街,不少小店林立,但隨著租金不斷上漲,數間老字號敵不過租金升幅,最終無奈結業,取而代之的是大集團連鎖店或大型藥房進駐,「大銀碼消費居多。」他以附近的駱克道為例,過去是多以賣鞋、精品服裝店等,但現時則不少藥房進駐,「自由行增加來買日用品、必需品。」
他續指,銅鑼灣一帶的店舖轉手十分快,大概每2至3年就會「換招牌」,對比20多年前,情況則較為穩定,「以前食一間茶餐廳會食10年、8年,現時沒有了」。
羅長熙認為這反映社會進步,但並不健康,因租金上漲難令小店生存,大環境令做生意艱難,自己只能靠保持品質,在銅鑼灣佔一席位,「餐飲是一個民生行業,講求自己生意手法、出品品質等,如果質素好、符合客人口味,幾貴都有客,好似阿一鮑魚咁。」他又說,現時區內人流在內地收緊自由行措施後,已下跌一、兩成,故未來兩個月與業主商过續租時,有信心不會加租,他更期望民生行業能重新進駐銅鑼灣。
林浩文:奢侈品也想重回核心區
萊坊高級董事及估價及諮詢主管林浩文就表示,奢侈品牌始終想重返核心消費區,惟之前因租金太昂貴無奈撤離,所以趁租金下調乘勢回歸;而多條街道被化妝品店佔據,均反映自由行改變消費模式,「會以日用品、時裝為主。」他認為部分街道有空置吉舖屬正常現象,因部分舖位由大業主持有,他們不願劈價出租,寧願靜觀其變等候租金上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