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虐兒】察學童臉留掌印解危機 幼園社工促增人手:勿出事方介入

撰文:胡家欣
出版:更新:

屯門5歲女童臨臨慘被虐待致死案件,令外界關注幼稚園缺乏駐校社工支援的漏洞。從事幼稚園駐校社工及督導工作8年的孫美琦表示,社工能敏銳洞悉虐兒個案,分辨情況屬性,呈報社署跟進,曾遇過有4歲幼兒遭母親疏忽照顧,不但要獨自上學,亦「污糟邋遢」,負責的社工與社署「交手」半年,才可轉介個案至兒童之家獲足夠照顧。她坦言:「如果無足夠資源及人手,學校難免會少去做跟進。」

虐兒個案最多係6歲以下,佢哋又細嗰,無能力幫自己,亦無力反抗,最需要幫忙係幼兒。
大埔浸信會社會服務處 助理社會服務協調主任孫美琦
幼稚園社工督導孫美琦表示,幼稚園駐校社工工作絕不簡單,觀察小朋友眉頭眼額,隨時能化解潛藏的虐兒危機。(盧翊銘攝)

幼稚園爭取設立駐校社工超過20年,一直徒勞無功,直至上月5歲「臨臨」疑遭父母虐待致死,才再度敲響社會警鐘。

校園外迎接學生 觀察小孩身心狀況

大埔浸信會社會服務處助理社會服務協調主任孫美琦形容,幼稚園駐校社工工作絕非簡單,每朝首要工作,就是站在校園門口迎接學生,觀察兒童身體及情緒狀況,「小朋友好單純,有嘢唔開心,就會表露出嚟。」

在校門觀察 曾發現學生面上留有掌印

孫姑娘舉例,有社工近日在校門觀察時,就發現學生臉上留有一道「手掌」印,即場向其父親了解,發現他因不滿小朋友「扭計」不願上學,一時動怒掌摑。她指,即使上述例子非嚴重及持續性的虐兒個案,但有必要警示家長,糾正體罰的育兒觀念,「有時佢哋真係唔覺得有問題,亦不覺得係對小朋友造成身體及內心嘅傷害。」

(盧翊銘攝)

故幼稚園社工除要「站崗」觀察,亦要到班內透過遊戲及說故事等方式,教授幼兒情緒表達的方法;舉行家長小組,在他們互相傾訴苦水時,洞悉高危家庭如單親、精神病患父母及有婚姻危機的家庭等,做好輔導工作,防止虐兒危機發生。

4歲男孩獨自上學 社工跟進半年才獲轉介家舍

一旦出現異常個案就要通報社署,嚴重的更要啟動保護懷疑虐兒機制跟進,當中涉及複雜的程序處理,同時又要考驗社工耐性,並非老師與校長能兼顧。孫姑娘舉例,去年曾遇過男女關係複雜的家庭,母親無力照顧好6至7個子女,其年僅4歲兒子未能食得溫飽,返學時衣衫「污糟邋遢」,更試過獨自返學。

她指,負責社工曾通報社署要求啟動機制跟進,以便加快轉介到家舍,但換來對方一句:「唔係最嚴重個案,其他個案仲嚴重,暫時覺得個小朋友都OK」,只能作一般持續跟進。

幸好社工鍥而不捨,多次透過電話和書信往來,與社署「交手」半年,終轉介個案去家舍,獲得足夠照顧。她坦言:「如果無足夠資源及人手,學校難免會少去做跟進。」

有社工要與社署「交手」半年,才成功將一名受家長疏忽照顧的4歲男孩轉介至家舍。(盧翊銘攝)

社署去年首9個月錄得704宗虐兒個案

根據社署統計,去年首9個月就錄得704宗新呈報虐待兒童個案,2014年至2016年間則上升約4%。目前全港有逾1000間幼稚園,但只有約15%幼稚園設駐校社工。勞福局局長羅致光昨日( 4日)在網誌撰文,指會爭取下學年起為幼稚園提供社工服務,但推行「一校一社工」並不公平,因為幼稚園學生人數有多有少,不符合公帑成本效益。

孫美琦認為,一般幼稚園未必有額外資源聘請社工,建議政府短期內可先資助學校購買至少1至2日社工服務,「頂住檔先」,長遠能為幼稚園設立1位駐校社工,「虐兒個案最多係6歲以下,佢哋又細嗰,無能力幫自己,亦無力反抗,最需要幫忙係幼兒。」

幼稚園駐校社工除要觀察幼兒身心健康、做好家長教育,亦要支援老師處理情緒學生。(盧翊銘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