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岩洞】摩星嶺有潛質建殮房 寶馬山設酒窖 油塘建餐廳

撰文:甄挺良
出版:更新:

政府早前指已經完成岩洞總綱圖,並鎖定48個策略性岩洞區選址,土木工程拓展署近日公布更多資料,分析各個潛在岩洞用途,當中包括骨灰龕、康樂中心/體育中心、數據中心和葡萄酒貯存所等。48個岩洞不少都毗鄰民居,例如寶馬山、筲箕灣、荃灣、油塘等,亦有岩洞位於郊野公園之內,需考慮發展限制、潛在環境影響及所需環境減緩措施。

政府岩洞總綱圖,整理出48個具發展潛力的岩洞。(土木工程拓展署)

政府公布的48個岩洞位置散布全港各處,港島有11個,九龍有5個,新界則有32個,總面積約4,600公頃。最大的位於屯門,面積達196.3公頃。政府在岩洞總綱圖註釋中,對每個岩洞的潛在土地用途作分析,每個岩洞有2-3個潛在選項,當中包括配水庫、廢物轉運站、實驗室、零售地點等。

4岩洞獲建議發展成靈灰安置所 公眾殮房或遷至摩星嶺

近年骨灰龕龕位問題屢在社會引起爭議,政府建議部分岩洞可發展成靈灰安置所,薄扶林、摩星嶺、荃灣東、荃灣北4個岩洞均在考慮之列。政府更認為可將域多利亞公眾殮房遷至摩星嶺岩洞,釋出土地興建海濱長廊。

另外,文件亦提到可將部分岩洞發展成康樂設施,甚至用作零售、葡萄酒儲存等的用途。例如在48個岩洞中面積最大的屯門岩洞,政府認為該處「鄰近主要住宅區」,可提供額外社區配套設施,興建康樂中心或體育中心,滿足當區人口需要。位於東涌東的岩洞,更獲建議發展成文化表演場地。

岩洞可變泳池、酒窖、特色餐廳

除了一般康樂設施,亦有岩洞有潛力發展成比較「另類」的設備。位於港島的寶馬山及筲箕灣岩洞就被政府建議發展成室內泳池。另外,土拓署亦提到,上述兩個選址都可用作貨倉,更特別提到可貯存葡萄酒或食品。而位於油塘及東九龍大上托岩洞,其中一個建議用途為「飲食」,日後可能發展成餐廳。

28岩洞位於郊野公園 佔整體近六成

另外,政府公布的岩洞名單中有28個位置與郊野公園重疊,佔名單內的岩洞58.3%,包括位於馬鞍山、亞公角、藍地、獅子山西等。文件提到,在發展岩洞時,要根據《環境影響評估條例》和《郊野公園條例》等相關法例,考慮發展限制、潛在環境影響及所需環境減緩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