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證】首代智能身份證劣評如潮 晶片生鏽脫落 e道感應差

撰文:香港01記者
出版:更新:

全港市民將陸續更換新一代智能身份證。第一代智能身份證使用至今已有14年,由紙本過膠演變至成由標榜耐用的不碎膠製成,可謂一大進步。不過,智能身份證亦曾有缺憾,包括晶片易生鏽,甚至整個脫落。有港人更曾因晶片無故失效而未能使用出入境專用的 e- 道服務。新一代智能身份證亦同樣保留晶片,「悲劇」會否再現?

有網民持有的第一代智能身份證晶片脫落。(網上圖片)

第一代智能身份證於2003年推出,以聚碳酸不碎膠製成。入境處網站稱這是一種十分耐用可靠的物料,對物理、化學和溫度等變化及環境的影響的抵禦力十分強。事實又如何?

有網民早前於討論區上載一張智能身份證背面照片,其中整個晶片位置脫落,留下一個方型小洞。該網民更指是旅行前一周才發現身份證變成此模樣,幸好網民獻計稱可用護照,旅行才不至泡湯。

於2003年推出的第一代智能身份證置有集成電路,或稱「晶片」,可儲存及處理資料。(入境處圖片)

換證十年 5.5萬宗晶片損壞個案

不過,並非人人如此幸運。其中為上巿公司主席的專欄作家盧先亞就於2012年在羅湖出境時使用e道,其後發現身份證晶片外翹,惟未有理會。回港後再到人事登記處觀塘辦事處辦理補領手續,卻被指是人為問題致身份證損壞,需繳付335元補領費。

商務及經濟發展局2014年回覆立法會議員質詢時就指,自2003年6月至2013年12月底,入境事務處共簽發超過1,100萬張智能身份證,其中因晶片損壞而須換證的個案約有55,000宗,佔總簽發量的0.49%。

入境處:勿以磁石觸碰身份證晶片

晶片另一問題是容易生鏽。早於 2004年開始,就不時有市民投訴即使將身份證放入膠套,晶片亦會生鏽,因此未能使用「e道」,當時有分析指因本地較潮濕,令晶片容易生鏽。

當時有學者教路,如發現晶片生鏽,可嘗試用酒精抹掉,亦有網民稱可用擦膠擦掉鏽跡。入境處當時就指,香港智能身份證以耐用物料製成,設計使用年期不少於十年。入境處亦提醒市民切勿摺曲或以磁石觸碰身份證及不要把身份證與鑰匙或硬幣放在一起。使用電子證書功能時,避免搓刮晶片和切勿拆出身份證內的晶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