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視死亡】時刻留意大體老師皮膚變化 防腐師工作殊不簡單

撰文:陳芷昕
出版:更新:

開學及學期尾,港大醫科生都需要為大體老師進行默哀,學期尾更需撰寫答謝信予大體老師的家人。大體老師,令醫科生能夠從解剖人體中學習,防腐師負責在醫學生學習前,為大體老師進行防腐,令醫科生未來一年能好好學習。
防腐藥水從容器中,隨著導管,經股動脈緩緩流進大體老師的體內,原來接受防腐的大體老師沒有放血的程序,體重更會增加約50%。整個防腐過程需要約9小時,分成3次進行,每次約3小時。

防腐師經常要工作7天,平日協助學生,假日則為大體老師進行防腐。(余俊亮攝)

防腐師的稱號十分專業,但工作細節鮮為人知,原來大體老師的防腐方法與殯儀館的方法不盡相同,香港大學生物醫學學院技術經理黃永亮解釋:「我們防腐會利用血液循環系統進行,注射液體到他的體內。」防腐師會利用藥水泵,從遺體的大腿股動脈注射防腐液,除固定屍體外,亦因為人死亡後血液會凝結成血塊,停留在靜脈內,而防腐液會把動脈的血塊沖到靜脈,從而令學習的醫科生更易分辨動、靜脈。

+17

防腐工作絕不輕鬆 過程中要長期觀察

整個防腐過程需時9小時,分成3次進行,每次約3小時。黃永亮強調防腐期間的9小時,他們絕不輕鬆,他們需要留意大體老師身體顏色的轉變,根據遺體的皮膚變化判定防腐藥水是否已經有運送到全身。黃永亮稱藥水已到的位置會像燒傷般,有點像蜜蜂窩,一格格的;未有藥水的地方則仍像肉的顏色,需要局部補回藥水。除此之外,防腐師亦需留意不能向大體老師泵入太多藥水,因為藥水過多會令遺體變脹,更有機會令遺體的皮出現爆開的情況。

香港大學生物醫學學院技術經理黃永亮逐一解釋防腐過程。(余俊亮攝)

大體老師沒有年齡限制 包括已捐贈器官的遺體

大體老師與其家人的無私奉獻,對醫科生,甚至醫學界十分重要。香港大學約於10年前推出遺體捐贈計劃,大體老師沒有年齡限制,惟家人若想讓離世的小童成為大體老師,普遍會經家人同意下製成標本,作為教學用途。即使是已接受器官捐贈的遺體亦可配合臨床醫生的訓練或製成標本,供其他科的學生學習人體結構。然而,他們婉拒高度傳染性及曾接受法醫解剖的遺體當大體老師。

除捐贈的遺體外,亦有無人認領的遺體成為大體老師,遺體若經警方證實沒有親人處理,會通知食環署,再由食環署協助通知大學,查看大學是否需要大體老師。過往捐贈的遺體中,有九成是無人認領的遺體。自從10年前,香港大學推出遺體捐贈計劃後,捐贈的遺體佔九成,可見計劃成效。

防腐工作需要用到此泵,把防腐藥水注入遺體體內。(余俊亮攝)

只有文憑就可應徵防腐師 假日或需上班

防腐師是通俗的稱呼,原來他們的職銜是實驗室助理或技術員。香港大學內約有10名防腐師,只要有文憑即可應徵,同時面試官會根據性格、學歷及是否有修讀生物等科目作考慮,黃永亮表示畢業生亦可應徵,入職時是實驗室助理,薪金介乎一萬多至二萬元,視乎職位空缺及工作情況,有機會晉升為實驗室技術員及高級實驗室技術員,高級實驗室技術員的薪金則介乎3萬多至5萬元。惟現時香港大學並沒有防腐師的職位空缺,有興趣還需密切留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