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百科】手語傳譯員入行路 義工為起點 儲工時進NGO名冊

撰文:邱靖汶
出版:更新:

揮動雙手指指點點、配合表情口形,手語傳譯員用盡渾身解數把嘈雜的對話翻譯成沒有言也沒有語的「語言」,把資訊傳送到聾人的寂靜世界,充當他們與外界溝通的橋樑。本港現時未設手語傳譯員登記制度,行業大部分人以兼職及義務工作。行內人靠服務聾人組織儲夠經驗後,可登記到非政府組織的名冊,有助接洽更多工作。

立法會、法院、警方等,對手語傳譯需求有增無減,會以時薪或外判方式聘用傳譯員。(資料圖片)

全港各聾人組織經政府資助,只有十餘名全職傳譯員起薪約2萬元,各人雖然經驗豐富,資歷卻不統一。行內更多的是兼職手語傳譯員,會應客戶需要以時薪工作,例如到司法機構協助作供,時薪為307元,每次最少收費2小時,亦可陪同聾人到警署報案、醫院求診等。

由零學起 先上坊間興趣班

除了家庭中有聾人,自幼慣用手語溝通的傳譯員外,行內大部分人都從坊間或學校的興趣班起步,由淺入深。不少學員之後會嘗試到聾人社區當義工,活學活用。依據個人能力,部分人會考慮把手語傳譯由興趣開拓成為生計,包括到社會服務聯會或中文大學等機構,修讀具資歷架構認證的專業證書課程。

部分對手語有興趣的學員,會主動邀請聾人協助練習,活學活用進步更快。(資料圖片)

2年200小時列名冊 更多工作接洽

政府未有正式的手語傳譯員登記制度,部分機構會自設「名單」,需要時聯繫傳譯員工作。傳譯員取得相關服務機構證明過去兩年手語傳譯時數不少於200小時,便可登上復康聯會與社聯共同設立《手語翻譯員名單》,方便公眾人士聯絡更多工作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