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政報告2017.前瞻】七旬老翁輪候專科逾年 基層醫療急需拓展

撰文:關卓凌
出版:更新:

一名有血管閉塞問題的七旬中風老翁,要等候逾年才能獲得公立專科醫生診症—這並不誇張,類似個案就在香港每一所公立醫院的輪候處。本港公營醫療系統早已突破臨界點,今年夏季流感高峰期,不過是把制度缺陷以傷亡形式揭示出來罷了。專科門診輪候時間不斷延長,醫療系統不但要為此付出更高昂的治療成本,患者的病情及情緒亦因而持續惡化。未來人口老化加劇,長者人口將在20年內增加逾百萬人,問題人人都懂,但解決方案又在何方?

李伯有血管閉塞和中風徵狀,排期逾一年才能到內科及老人科診症,每天到深水埗公園做運動,保持身體健康。(鄭子峰攝)

不少醫學報告均指出,慢性病要是控制良好,可大大放緩病人進入公營醫療系統的頻率,這不失為從源頭開始、紓緩公院求醫壓力的切入點之一。事實上,近年民間有不少跟進慢性病病人的計劃,醫學界亦早已嘗試推行基層醫療,如關護長者協會就一直默默經營社區護士診所,提高長者健康意識。可惜香港薪酬租金樣樣貴、響應民間的公立轉介個案有限、政府又缺乏思考與民間的合作可能,致令這些計劃未壯大已夭折。

李伯擔心一旦中風,無力照顧65歲患精神病的妻子。(鄭子峰攝)

非緊急更要等兩年

76歲的李伯去年因自覺心跳太快及懷疑有中風徵狀,由普通科門診轉介到內科及老人科和耳鼻喉科排期作進一步檢查,但兩科皆要排期輪候超過一年。數個月前他多次感到左邊身體不時麻痺及頭暈而不放心,於是向東華三院相熟醫生求助。醫生幫李伯檢查及照心電圖,發現他不是心臟問題,而是血管閉塞,「醫生說中風風險高,幫我寫信希望提早有得見,但公立醫院醫生說已經是列為緊急個案,如非緊急要排兩年,我擔心也沒用,又沒有錢去私家醫院求醫。」

憂中風無法照顧患精神病妻

他最擔心的是自己一旦中風後,無力照顧65歲患精神病的妻子,「當年她排期看精神科也是要等一年零兩個月,但她等不及,於是回內地求診。」兩夫婦以前分別做地盤電工及洗碗工人,工作至70和65歲才退休。李伯六年前曾因背部和腳痛無法工作,捱不住要等三年才可看骨科,於是回內地做手術,花了4.5萬元人民幣。但退休後的他要靠綜援過活,現在只能乾等。

流感高峰期時急症室人滿為患的情況絕不罕見。(資料圖片/羅君豪攝)

翻查醫管局專科門診新症輪候時間,最長的一條隊是新界東醫院聯網的骨科,新症要等三年半;李伯現正輪候的新界西醫院聯網的內科及老人科和耳鼻喉科,則要輪候約一年半才可見醫生。

香港公營醫療系統不勝負荷,專科門診輪候時間過長早被詬病。今年夏季流感高峰期由於較為嚴重,急症室爆棚,非緊急病人等候時間長至八小時,公立醫院病床佔用率持續超過100%,需留院病人要在急症室等超過一日才可上房,醫院床位及人手不足的弊病,就在一場流感表露無遺。

港醫生對比人口遜新加坡

據衞生署數字,去年有226萬人次到急症室求醫,每日平均6,190人次;普通科門診全年求診人次為606萬,專科門診則有747.6萬人次,可見港人十分倚重公營醫療系統。

目前香港有近1.4萬名註冊醫生,當中約5,100人在醫院管理局工作,另約510人於衞生署任職,餘下則是私人執業。截至2015年12月底,本港比例上每千人有醫生1.9名,比率遠低於英國每千人有醫生3.7名和美國3.3名,更遜於鄰近的新加坡(3.0名)、韓國(2.6名)、日本(2.3名),惟較馬來西亞1.0名為高,政府應積極研究增加醫生人數。

長者人口20年內升一倍

根據醫管局數字,今年夏季流感高峰期入住公立醫院的15,485名流感病人中,65歲或以上約佔五成;339名死亡案例中,75歲以上的長者佔275人,佔逾八成;因流感引發嚴重併發症死亡的病人中,九成是65歲或以上的長者,去世病人當中82%是長期病患者。老人科專科醫生佘達明指,公院逼爆是基層醫療未能有效分流病人的結果,而基層醫療失效則是沒有政府資源及支援配套,各醫療單位各自為政所致。

政府統計處最新的人口推算顯示,至2043年本港人口將升至822萬頂峰,在未來20年人口老化最為急速,到2036年長者人口將有237萬,較現時增加一倍。人口老化勢將會加劇醫療系統崩潰。

長者人口在20年內將增逾百萬,對醫療系統壓力甚力。(資料圖片)

面對公營醫療系統服務不足,醫學界一直倡議要加強基層醫療,以應對未來人口老化及市民過於依賴公營醫療。基層醫療是指第一層的醫療,是相對於第二層醫療「專科」及第三層醫療「住院服務」而言,有良好的基層醫療,才能令市民「病向淺中醫」。

每任特首均倡發展基層醫療

基層醫療從來不是新概念,早於1990年《人人健康,展望將來》諮詢文件,就指明基層醫療重要。每任特首都曾於任內的施政報告中,提及發展基層醫療,但立法會醫學界議員陳沛然說:「每屆政府都有個口號,提出一些『概念股』。在細範疇都有做一些工作,但只是零散的,並不成功。」他認為政府的敗筆在於沒有總結過往經驗,只有願景,一味搞新計劃,卻不處理過往計劃的得失問題。

拓展基層醫療,可減低市民依賴公營醫療系統。(資料圖片/梁鵬威攝)

在2008年的《掌握健康掌握人生》醫改第一階段公眾諮詢報告及2010年的基層醫療發展策略文件,皆有列明要「訂基層醫療服務的基本模式」,但實際的基本模式為何?至今仍未見有定案或討論。衞生署於同年設立了基層醫療統籌處,當中提出要推動跨界別基層醫療協作,以及處理社區長期病患等問題,但投放了2.2億元,最終只建立了一份《基層醫療指南》,列出註冊西醫、牙醫及執業中醫資料。

正如社區組織幹事彭鴻昌所說,基層醫療的焦點應該是放於「未病」階段,但醫管局明顯側重在「已病」階段,所以需要有更好的醫、社合作。目前公營醫療系統已超出負荷,還望林鄭月娥政府顯示出比歷屆政府更大的決心,研究大力發展社區的基層醫療,以免公營醫療系統有朝一日會崩潰。

上文節錄自第78期周報(2017年9月18日),原文題為《 公院失衡問題「小病變大病」香港急須拓基層醫療》,現題為編輯重擬。

瀏覽更多周報文章︰【01周報專頁】

敬請留意9月18日星期一出版的第78期《香港01》周報,各大書報攤及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訂閱周報,閱讀更多深度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