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鴿襲澳】市民怨高官卻避談政治? 研究:異見者易遭當局報復
強颱風「天鴿」襲澳,澳門政府救災不力引來怒轟,但不少澳門人卻明言「鬧政府但不講政治」,令部分香港人大惑不解。
澳門學者在國際學術期刊發表的論文《澳門與香港:合流或分歧》,指出澳門異見人士易遭當局報復,加上澳門人對中國人身份認同度較高,難以出現香港般有力的抗爭力量。
有澳門民主派人士亦指澳門自60年代「123事件」後,中共大量培植親建制社團,控制澳門民生及選舉,一般市民認為「政治參與」屬搞事,普遍不支持。
今次風災勢必成為本月17日立法會選舉的議題,有分析認為或鬆動澳門建制派壟斷的局面。
近年香港公民意識提高,社會抗爭不斷,但同屬一國兩制的澳門卻相對平靜,甚至風災過後,政府救災緩慢,澳門主流亦未出現強烈問責聲音。港人不明白澳人為何不發聲,澳門人亦不理解香港人為何熱衷於「搞政治」。
港澳政局不同 澳府可報復異見者
專門研究港澳政治的澳門大學政府與公共行政系講師楊鳴宇,今年於國際學術期刊《亞洲調查》(Asia Survey)發表論文《澳門與香港:合流或分歧》(Macao and Hong Kong, Convergence or Divergence?),比較香港與澳門的政治,或可令港人更了解澳門現時政局。
由於澳門經濟主要依靠賭業,產業結構較為單一,澳門不少專業人士例如大學教師、公務員、醫生以至記者,都受澳門政府僱用或資助,因此政府澳門很容易對異見人士作出懲罰,例子如曾公開批評特首崔世安的澳門大學前副教授仇國平,就於2014年澳門「反離補運動」(反對離任特首保障制度運動)後,被校方通知不被續約。而賭業及金融業等私人領域,都需要與政府保持良好關係,步伐與政府往往一致。而且澳門於2009年通過國安法,澳門的抗爭力量更難以組織。
澳門新聞界自我審查盛行
另外,研究引述理論指,身份認同可作為抗爭運動的持續動力。港人近年對本土身份的認同度上升,而近年的社會運動強調身份認同,尤其是擁護法治、公民自由等核心價值,都有助抗爭。相比澳門人對中國認同度比香港人為高,身份認同更多是「澳門人及中國人身份的混合」,研究認為這是澳門及香港社會動員力差別的一個重大分歧。
楊於研究中又提及,「澳門幾乎所有媒體,包括電視、電台、報紙,都是由公共持有或政府資助,雖然沒有官方審視制度,但自我審查盛行。新聞報道若可能危及政府穩定將不能刊出。」
學者總結,雖然澳門曾出現2萬人上街的「反離補運動」,但澳門未來難以出現香港般有力的抗爭力量,主要因為澳門的異見聲音可輕易遭政府報復,而且澳門人對中國認同度普遍較高。
蘇嘉豪:「123事件」後愛國社團主導社會
新澳門學社副理事長蘇嘉豪解釋,自1966年的「123事件」(澳門左派引入文革鬥爭,最終澳葡政府「認罪」)後,葡國已半放棄澳門,澳人的衣食民生都靠愛國社團所包辦。另外,他指澳門的教育及傳媒長期「去政治化」,公民教育不會教什麼是憲制、法治、人權等,而媒體亦只講民生,不講政治,因此不少澳人都誤以為「政治就是選舉,政治就是罵政府」。他認為目前澳人對社團開始有不滿,風災後大家自發救援,未來可留意澳門會否發展到自發的公民組織。
澳學者:風災或鬆動建制派壟斷
澳門9月17日就會舉行立法會選舉,澳門大學政府與行政學系副教授余永逸指,現時身處「選舉月」,今次風災必定會對立法會選舉有影響。
他分析選舉立法會選舉,澳門民主派的得票只有約兩成,而按投票率「游離票」亦不多,所以今次風災未必能為泛民增加選票。但他觀察到,在風災發生之後不少市民都對政府表現強烈不滿,而風災中影響較嚴重的地方以舊區為主,這些舊區則正正是工聯、婦聯等傳統社團的「票倉」,若傳統社團沒有就風災向政府施壓,要求政府做好城市規則及舊區重整,或會動搖他們的「基本盤」。不過,余永逸指今次風災政府應變的確差,所以不少過去親建制人士都一反常態批評澳門政府。
余指今次風災死傷嚴重、對澳門造成重大破壞,料可藉著立法會選舉,進一步令政府正面回應市民訴求,亦是促請各司局部門加強協調、令公共行政運作更有效率的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