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攻淘寶|淘多多12月份十大暢銷貨品揭曉 創辦人親解低價之謎

撰文:歐陽德浩
出版:更新:

自疫情後本港經濟步進下坡路,甚至政府也陷進財赤,需要開源節流。在如今消費降級的年代,部份港人寧願北上消費、留港吃兩餸飯,低價便是其中一個吸客的殺手鐧。據淘多多的「2024年12月份十大暢銷榜」,所有上榜貨品都不高於25元,首名是特大廚房濕巾(100張裝),只售8元,即平均每片低至8仙。淘多多兩名創辦人便向《香港01》親自拆解低價之謎。

他們解釋,由於採購團隊直接向廠家大量進貨以壓低成本,加上部份貨品不賺錢益街坊,亦有貨品滯銷,或是屬於消耗品及時令貨品,需要減價促銷,因此定價能夠低於市面及網店。最終他們的市場策略成功,在北上消費熱潮下,淘多多周末及公眾假期的生意,竟然不減反增。

(零售業抗淘寶求變系列之三)

▼淘多多深水埗店人頭湧湧▼

+6

▼淘多多北角店人頭湧湧▼

+11

小西灣居民坐一個鐘到深水埗 只為購買香精及清潔用品

自從淘多多等特賣場大肆擴張後,港人確實「唔使淘寶,唔使深水埗」。淘多多兩名創辦人1月初接受專訪當日下午,深水埗店仍然人頭湧湧,部份顧客不選擇在淘寶購物。其中傅先生認為淘多多北角店的款式不夠豐富,專程花時一個鐘,由小西灣的住處坐車到深水埗,只為購買香精及清潔用品,最後花費41元「滿載而歸」。

剛剛大學畢業的年輕人也受到吸引,周先生同樣不會在淘寶購物,認為淘多多等實體店提供退貨更有保證。他習慣外遊前到鴨寮街購買上網卡,不過經格價後發現淘多多的定價最便宜,款式也是最豐富,自此成為常客。他的朋友也喜愛到店購買馬油及護手霜等護膚用品。

淘多多十大暢銷貨品不高於25元 廚房濕巾最受歡迎

淘多多向《香港01》提供「12月份十大暢銷貨品名單」,所有上榜貨品都不多出25元,三甲依次序為特大包廚房濕巾(100片裝)、立體型防護口罩,以及珊瑚絨浴巾。位列榜首的濕巾只售8元一盒,即平均每片低至8仙,最便宜的上榜貨品為一次性浴巾及三合一充電線,同樣低至5元。

創辦人陳潤華及陸永揚表示,電子產品及家居用品「長期霸榜」,部份未能躋身12月榜單的貨品,銷情同樣理想,例如踏入冬季後,定價48元的保暖內衣便大受歡迎。「佢個質地係厚身,喺UNIQLO賣緊199蚊嗰啲價錢,所以呢套嘢經常喺頭一二位。」

平價原因一︰直接向廠家大量進貨壓低成本

為何淘多多的定價遠低於網上及市面水平,甚至部份貨品能以超低價出售,例如有一款衣櫃飄香袋低至1元、景田純淨水只售5元兩瓶。二人親自拆解平價之謎,主要原因有四個,首先是淘多多的採購團隊由30多人組成,每日物色適合街坊的貨品,只有不斷擴張規模,取得更大的優勢與廠家傾談條件,再通過薄利多銷,方可養活逾200名員工。

平價原因二︰部份貨品不賺錢為益街坊

陳潤華又解釋,為了吸引街坊成為常客,部份貨品低價促銷不為賺錢,因此每隔一段時間特地推出優惠價益街坊,包括出前一丁、可樂及雙飛人藥水等日常食用品。「正正有咁多唔同類型嘅差品,啲客見到呢舊嘢平,希望佢連帶買埋其他嘢。」

平價原因三︰貨品滯銷只能減價或免費送贈

再另一種屬於採購失敗而減價促銷的貨品,陸永揚分享令人啼笑皆非的經歷。原來過去曾有採購員一口氣引進過千瓶小花樽,供孝子賢孫到靈堂孝敬先人,最終當然落得滯銷的下場,只能將整批貨物銷毀。

也有懷疑熱愛打邊爐的採購員,引進3,000個火鍋配料鎖匙扣,款式非常豐富,包括午餐肉及鴨血等,被擺放在6間門店的文具區,歷時3個月只售出一個蒜蓉鎖匙扣,即使當作贈品也無人問津,同樣只能銷毀處理。

淘多多創辦人陸永揚及陳潤華(左及右)。(梁鵬威攝)

平價原因四︰消耗品及時令貨品需減價促銷

此外,消耗品及時令貨品不宜久留,例如來貨價高至100元的電風扇,臨近秋季也必須大減價至10元,一旦留待明年出售,鋰電池可能已老化耗盡,運回倉庫亦霸佔空間。陸永揚強調,做生意最緊要貨如輪轉,「我呢件貨唔使擺到下年,亦都唔使要搵人搬佢要處理佢,亦都唔使喺倉庫擺住喺度。其實如果快恨準係賺咗,雖然係輸10倍。」

深水埗店為「業績之王」 長者產品銷量最高

陳潤華並透露,各區顧客的喜好並不相同,例如深水埗店為「業績之王」,消費單數為眾店之冠,其中長者老人產品的銷量最高,九龍灣及觀塘店則以個人護理產品最受歡迎,另外元朗店的電子產最暢銷,因此他們會按顧客的口味需求調整貨品。

港人北上不影響銷情 周末及假期生意不減反增

自疫情結束後,港人掀起北上熱潮,對淘多多又有否影響?陸永揚表示,每逢周末及公眾假期確實有大批港人北上消費,口岸大排長龍,對本港各行各業帶來衝擊,但根據其後台數據顯示,假日的生意額反而不減反增。

陳潤華分析指︰「我哋產品價錢係貼地,佢哋可能唔係返內地消費嘅時候,就會留返喺香港。返到香港既然有時間喇,咪過嚟淘多多買下嘢囉,執下佢哋平時生活所需嘅產品,變咗我哋都叫做托賴還可以。」

正在加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