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皇發逝世】9屆立法機關議員 缺席王任內僅提一動議
新界鄉議局前主席,人稱「發叔」的劉皇發病逝,享年80歲。他自1980年起出任鄉議局主席,其後連任10屆,亦曾擔任立法會鄉議局功能組別議員、行政會議成員及屯門區議會主席等多項公職。
然而,有「新界王」之稱的劉皇發同時亦是立法會的「缺席王」,每當立法會會期完結「埋單計數」時,其出席率及發問率都幾乎「包尾」。
劉皇發在香港政界舉足輕重, 與他於1985年加入立法局的前民建聯主席譚耀宗表示,發叔處事對各方面都照顧周到,得到不少政界人士的敬重及政府信任,形容他「有咩問題都可以解決」,對於他的逝世感到傷感。
劉皇發在1985年獲政府委任為立法局議員,其後均以功能組別鄉議局組別,自動當選立法會議員。至2004年,他改以區議會功能組別參選立法會,亦順利當選。但任內卻被團體評為「表現平平」,議會內幾乎很難見到他的身影,卻在政改爭議「甩轆」一役中,因建制派一句「等埋發叔」成為關鍵人物。
任內僅提出一個動議
劉皇發自1998擔任立法會議員以來,任內絕少主動提出動議或就議題表態。他的首次,亦是唯一的一次動議,是在2013提出反對政府將大浪西灣土地納入郊野公園範圍,動議雖在小組委員會上獲通過,但在大會上被否決。2015年開始,政界屢次傳出劉皇發病重的消息,而他出席立法會的次數亦更少,據立法會議員天主教監察組統計,當年他的缺席次數高達31次,不表態率達70%,組織批評他「質詢少、發言少、不投票次數偏高」。
「等埋發叔」成為政改爭議關鍵人物
雖然發叔在議會的表現並不起眼,但在兩年前立法會政改表決的關鍵時刻,一場「等埋發叔」引致建制派集體「甩轆」,令他成為社會的焦點人物。當時建制派30多名議員為等他趕回議事廳投下支持的一票,集體離場冀製造流會,惟疑因溝通不足,有建制派議員未有離開,繼續投票,最終議案在28票反對、8票支持下,被大比數否決。劉皇發於會議結束後約10分鐘趕回立法會,走向正會見傳媒的建制派陣營,並對傳媒稱「我遲了,心入面好不舒服,對不起。」
「子承父業」 劉業強出席率三低「封王」
發叔在過去一屆立法會換屆選舉便退下火線,由其兒子劉業強「繼承」議席。值得一提的是,《香港01》記者翻查會議出勤紀錄,新一屆立法會大會出席率最低的為劉業強,出席率只有84%,其中在財務委員會的出席率更低,66會議只出席了18次,出席率不足三成。
與劉皇發共事多年的民建聯前主席譚耀宗表示,自己與劉皇發於1985年加入立法局,同年一起參與《基本法》的起草工作,形容對方是個做事認真和負責任的人,對於新界鄉郊工作及居民權益尤其關注,得到不少政界人士的敬重和政府的信任,形容他「有咩問題都可以解決。」對劉皇發的離世感到傷感。